第16章(1 / 2)

黑白道 慕容美 2242 字 4个月前

一六

司马玉龙放声喝道:“闻人女侠暂退,让余仁来接赵大侠这一招。”

司马玉龙在凌空下落时,业已敛足功劲,这时是力随声发,坐马扬掌,满满地接了天盛一招。

四掌相接,司马玉龙上身微微一晃,下盘却是稳立不动,天瘟赵雷连退三步,脸色大变。

司马玉龙微微一惊,他惊的是自己居然有了如此骇人的进境,惊中掺喜,喜过於惊。

身后的闻人凤则是微微一喜,她喜的是此人出手不是武当大罗掌招式,显然此人并不是她心中所怀疑的“司马玉龙”。

闻人凤夜探北邙,故意露出行迹,将天瘟逗出山外,引来洛阳城中,存心为了打听北邙派的下半部大乘神经有否失落那是真的,至於她将天瘟引至司马玉龙落脚的这家客栈,并不是“无巧不成书”,而是属於“插柳出自有意”。

这怎么说呢?

原来闻人凤二次遇见司马玉龙,业已情愫暗生,只为种种疑团未破,一心怀疑司马玉龙就是“司马玉龙”,司马玉龙最后一句话的语气过於强硬,她因年轻脸嫩,面子一时难下,只好掉身一走,别无他法。

她出店不远,系好马匹,便又暗地里折转回来,看好了司马玉龙的落脚处。司马玉龙正值神思昏惑之际,竟然未曾发觉身后有人蹑踪。

她将天瘟引来此间,也就是为了想将司马玉龙引逗出来,找机会看看司马玉龙的身手,究竟是何派门下?要知道,天山一派,虽然自九派除名,近百年之久未问武林中事,但该派原先即为武林九大派之一,武林中各派武学却是断无不知之理,尤其武当派的大罗掌,招式特别,更易记忆。

假如司马玉龙就是她猜想中的“司马玉龙”,她想不惜以死相拚,务得其命而后快;若这个“余仁”真是余仁,就是要她委屈一点……她也愿意。

现在,她已“证实”司马玉龙并非武当门下,何得不喜?

话说到这里,也许有人怀疑道,闻人凤若果为天山派之后,既能熟知各派武学源流,为什么不能看出司马玉龙此刻使的是五行神功?闻人凤系自衡山而来,她之所以要找司马玉龙寻仇,十之八九与衡山之行有关,难道衡山派没有人说出司马玉龙和五行怪叟之间的关系么?依此推想其中矛盾之处岂不太过明显?

但五行怪叟神功属於先天罡气之一种,练功便是养气,一旦功成气足,劲道遍布周身,只要是有心施为的,无论举手投足,皆可发挥绝伦威力。司马玉龙既然是有心人,当然不肯以五行神功的本式,或是注功於大罗掌招中施展,他这种坐马扬掌全是一种权宜的变化,闻人凤又那里能够看得出来?

在司马玉龙,真是百密一疏,冒险之至,他这种权宜变化,因可蒙过闻人凤於一时,但天瘟赵雷是何许人?在这种大行家眼里,别说身变,即使从旁默察审度,也可看出三分端倪,若是对方一旦脱口喝出底细,岂不是弄巧成拙,事败当场?

上述情形在这种场合中,有着极端之可能。

现在是真正的“无巧不成书”了。

天瘟赵雷挨了一掌,若照他那副火爆性子,什么人也会以为他一定要不顾一切舍命相拚,忘命相扑了吧?

嘿,说怪也真怪,天瘟在后退三步,立定身躯之后,脸色虽然大变,但目中却无丝毫凶光,刹那间,身为一派堂堂高手的天瘟赵雷,竟然变成异常温和起来。——一种略带颓然之感的温和。

他注目谛视着全身戒备的司马玉龙,良久之后,点叹道:“长江后浪推前浪,想不到老鬼居然收得这么个资质俱优的徒弟。老鬼虽然是一向施思不望报,我姓赵的又何能忘恩负义,明知故犯?唉,罢了,罢了。”

说完又是一声长叹。双臂一抖,上屋飘然而去。

这种收场,真是出乎司马玉龙和闻人凤的意料之外。

待得天瘟走远,司马玉龙转身向闻人凤微微一揖,笑道:“日间酒后失言,不知闻人女侠尚记在下之嫌否。”

闻人凤脸颊一红,赧赧地道:“又不是你一个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