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第二十四章(1 / 2)

蜗牛软汁糖 初陌笙 4360 字 4个月前

文棉原本还在鹿小小身后踟蹰, 听见那人叫她名字,这才把脑袋探出来。

看见面前的一脸笑意的青年, 还愣愣的,有些反应不过来。

“希尧哥哥”她小小地叫了一声。

祝希尧是师娘的侄子,所以也姓祝。

他从小在国外长大,专攻抽象画,和文棉同岁。

大学的暑假,祝希尧就住在贺怀他们家。

而文棉当时被师父收为小徒弟,又跟着贺怀做干预治疗, 和他接触的多了,就渐渐熟悉了起来。

也知道了,这位外表看起来冷冷清清的艺术天才, 其实某些地方和她是一样的。

祝希尧从小就和普通的孩子不太一样。

别的孩子在三四岁时, 就已经开始自己抱着小画书开始看了。但他却对这些书半点兴趣都没有, 反倒每天对着自己家的墙壁涂涂画画。

但这并没有引起他家里人的关注。

毕竟他从小内向乖巧,爸妈拿了童话书指着上面的字念给他听,他也能安静地听着。

直到七岁入学一年级之后,这个外表乖巧的孩子,次次作业、考试都是空白卷, 才终于引起了他爸妈的注意。

还是贺怀的妈妈对这方面比较敏锐,劝说他的父母, 把他送去了医院。

然后,就被诊断为了阅读障碍症。

这类病症并不罕见, 在所有的儿童当中占据了20, 但在中国却只有3左右。

而二十多年前,这类病症的应对并没有现在这样明确,他的父母干脆咬咬牙, 带着他远赴重洋,去了英国治疗和生活。

四年前,文棉和外界的交流还没有现在这样自如。

她就像任何一个自闭病人一样,很难关注到外界的信息。

文棉清楚记得,在一个盛夏的傍晚。

窗外的蝉鸣尤其躁。

她正坐在房间里,对着画纸发呆,面前忽然出现一只修长白皙的手。

指间还捏着一页小画。

从那之后,他们俩就开始了这种画纸形式的无声交流。

如果说贺怀是凿开她自闭世界一把激进的斧,那么祝希尧就是照进她世界里一束温暖的光。

“过来坐。”

回忆中断,文棉看见祝希尧笑着和她招手。

她就拎着她的麻袋包,大步走了过去。

祝希尧选的地方很好,是临着湖泊最近的一处地方。

这里修了木制的栈道,栈道的下面,是清澈的水。

甚至能清楚看到水底砂石被冲刷的纹路。

还有摇摆的水草,和在水草之中、穿梭的小鱼。

远道而来的候鸟们,叽叽喳喳,落在栈道的栏杆上。

哪怕见了人,也不害怕。

文棉放下自己的麻布袋子,从里面掏出自己的折叠小马扎,和祝希尧的并排摆到一起。

男生就熟稔地帮她张罗着,架好画架、摸出调色盘。

不过片刻功夫,两人就已经在湖边坐好,一人托着一个颜料盘,摆好了开始的架势。

鹿小小看他俩动作都是一模一样,忍不住掏出手机,一人叫了一声“希尧哥,棉棉”

两人闻声回头。

手机发出咔嚓一声响,就把他俩回头的动作收进了镜头。

“嘿嘿,拍个照,你们继续”

鹿小小调皮地吐吐舌头,盘腿和他们并排坐到了一起。

然后从包里掏出一堆零食,一边咔嚓咔嚓嚼着,一边发朋友圈。

她关注了好几家艺术馆和美术馆的公众号,闲着没事就会看看里面的文章。

反正现在文棉和祝希尧都在画画,没人理她,她干脆点开公众号看起来。

这一看不要紧,竟然发现同时有三家公众号,都推送了同个内容的文章。

艺术泰斗心血来潮买下一幅新人的油画,发觉不对拿去检测,竟发现

千百年后再现画中画,两幅互为背景又完整分离,竟是来自圈内籍籍无名的她

一副没有半个人影的风景画,却取名叫“他”,谜底终于被这位艺术泰斗揭开

前几天在贺怀的办公室里发生的事,鹿小小没有参与,也不知道。所以这会看见标题还有一点懵。

心里想着是哪个新人这么能装逼,把画分成两层我们家棉棉也会。而且经常这么干。

然后,随手点开了其中一篇公众号。

结果,大剌剌摆在页面开端的那幅画

大片金色的麦田、摇摆的发电风车,还有白墙红瓦的平房。

不就是两个月前,文棉在画馆卖出的其中一副吗

如果没记错的话,那一幅画好像是卖出去的是73万。

当初确实是被一位姓陈的泰斗买了回去,画馆的人还特意带了陈老先生夸奖的话。

说的是万物有灵,心若磐石,才露锋芒的新人能有这份心力,真是难得。

她顺着文章往下看去,发现标题上的“艺术泰斗”,果然就是业内名声赫赫的那位陈老先生。

正要继续读下去,屏幕顶上弹出来一条消息。

是贺怀发来的。

你们在哪

我看你朋友圈了,在拉市海准备在那边呆多久

算了,我看希尧也在呢,我给他打个电话。

短短几秒时间内,贺怀连发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