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大结局(上)(1 / 2)

闻香识皇后 杨因梦 4120 字 3个月前

寿安宫。

赵据听到冯宛的话, 先是觉得她是在诡辩,紧接着心中便油然而生一股怒火。

然而他盯着冯宛许久,终于冷静了下来。

他并不是无法听从别人意见的人, 否则这个时候,他来找的人也不会是冯宛了。

他冷静判断道“你这是在为她鸣不平。”

冯宛微笑道“她是我的女儿啊。”

赵据“呵”地笑了一声, “孤当时真以为,你和孤的生母, 有几分相像。”

冯宛轻声道“陛下,每个人都会有做错的事的时候, 我也不例外。”

“很久之前,我一直以为, 我的目标就是要在深宫里活下去。所以等到卫皇后和唐陆连续倒台的时候, 我以为我实现了自己的目标,然而事实上, 我陷入了更大的空虚中。”

“我为在那期间发生的事向陛下道歉。”

她说着起身, 重新拜倒在了赵据的面前。

深紫的裙摆铺陈在冰冷的地砖上。

赵据看着她跪伏在地上的模样, 心中如同打翻了五味瓶, 一阵复杂难言。

这一刻, 他在心里铭心自问,明明厌恶冯宛却又不肯杀她,到底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看到如今这一幕吗

难道真如冯宛所说, 他骨子里厌弃被人背叛的感觉,所以才这么做

他手背绷紧, 刚才听到她的话时, 心中一片片撕裂的痛楚似乎犹停留在胸口。

他的记忆不由飘到了很久以前的地方。

那是他刚回宫的时候。

那时的他, 生母与兄长皆惨死, 先帝对他不闻不问,舅舅何晟则被吓坏了胆子,身边唯有一个沉默的贺淼。

那时的冯宛,在卫皇后死后,成为淑妃,风光一时。

与冯宛的合作,既是顺势而为,也是强强联合。

她缺一个可以仰仗的子嗣,他则在宫里需要一个眼线。

在他看来,两人之间的合作一直是默契的。

直到唐陆死之前都是如此。

唐陆死后,冯宛想要权势地位,在后宫肆意妄为,赵据心中虽然有忌惮警惕,但是因为冯宛曾在他低迷时伸出援手,他一直未曾真正动杀心。

直到后来,贺淼无意中查得,当初何贵妃之死背后有冯宛的手笔。

是冯宛在卫皇后面前,提出“何氏可畏”的话,坚定了卫皇后陷害何贵妃的决心。

也是冯宛,一边假意讨好先帝,一边哄着先帝嗑丹药,最终让先帝身体愈发差起来。卫皇后便借此,在先帝面前提出了“药引”的名头,顺利害死了何贵妃。

赵据知道真相的那个夜里,暗探告知他冯宛在后宫意外有孕的消息。

然后赵据彻底动了杀心。

他用了三天的时间,夺走了冯宛的权位,把冯宛幽禁在了寿安宫。

他当时自然是愤怒且怀疑的,他怀疑冯宛有了另外的想法,怀疑冯宛与卫皇后狼狈为奸却在他面前惺惺作态。

这在他眼里,确实是一种变相的背叛。

年少时他确实有过感激冯宛的时候,那是他黑暗的少年时期里难得的一丝助力,即便现在看来那时还不成熟的自己的感激显得如此的幼稚讽刺。

那对于明湘呢

他是否真如冯宛所言,在害怕明湘有朝一日也会变成冯宛那般让他觉得面目可憎的模样,所以才明知道她做不到,却硬是要让她选择

他看着冯宛伏跪在地的模样,忽然感觉自己之前的固执如此可笑。

这不应该如此。

哪怕她真的于他背后捅他一刀,他也应该转过身问她执刀的手痛不痛,见了血怕不怕。

而不是像现在这般,为了那虚无缥缈还不存在的背叛与疑心,他既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她。

他深深呼出一口气,猛地站了起身,这一刻想要急着见她的心是如此迫切。

贺淼在门外,便见到陛下急匆匆地冲了出来。

“孤要去燕国公府”

宋国公府。

听了虞明琼的话,明湘问道“你是说,你以前会担心原本的自己,不会受到他们的喜欢”

虞明琼笑了笑道“我很早之前就在担心这个问题,所以那个时候,我明明有机会回京去找他们,但是我不敢去。”

很早之前,是指上一世了。

她在江南的时候,就有了一些关于自己身世的线索,知道了自己父母如今在洛京,父亲在朝中为官,官职还不小。

然而她既害怕这个线索是假的,又害怕父母觉得自己当了那么多年的贱奴不肯接受自己,一直没敢回京。

真正的改变,在她遇到顾皇后之后。

顾皇后听闻她身世,给了她一支金钗当路费。

虞明琼记得,自己当时推辞,先是说自己没有为顾皇后做什么,当不起顾皇后的赏赐,又说这金钗不好换银两,再说起父母也许早就生儿育女忘掉自己这个女儿。

那时候顾皇后怎么说的呢

隔着一道绯红帷幔,顾皇后轻轻叹了一口气,声音轻柔又动听。

“其实,说到底,是因为你自己不想去找生身父母吧。”

虞明琼当时听了就一愣。

然后她又听顾皇后道“我与你曾有过同样的恐惧,所以我才愿意支持你去找你的父母。”

“因为有时候,我们就是缺少一份追求幸福的勇气。”

那是改变她人生路径的一句话。

虞明琼呀因为这一句话,决定从江南启程,一路跋山涉水,到了洛京。

她上一世死在洛京最冷的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