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往下看:“孔子明王道,干七十余君,
莫能用,故西观周室,论史记旧闻,兴於鲁而治《春秋》,上记隐,下至京之获麟,约其辞文,去其烦重,以制文法,王道备,人事浃。七十二徒口受其传指,为有所刺讥褒讳挹损之文辞不可以书见也。左丘明惧弟子之人人异端,各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 山伯心道:“这是交代《左传》的来源,孔子逝世后,左丘明为使夫子所着《春秋》流传后世,又不致其诸多弟子各按其意歪曲本意,遂作传以释经。唉,这说法跟阳世没什么不同嘛!”
他将书放回去,又从下面一排取了一本。
展开看时,只见里面写着:“孔丘既逝,初至冥界,阎君不敢留。玉帝相召,升至天界,居宣尼宫。”
山伯惊讶不已:“好!终於找到有价值的东西了!孔老夫子最终还是升天了!他住在宣尼宫,也不知这宣尼宫在什么地方?”
再往下看,却没有丝毫记载,大概因为左丘明自己没去过天界, 所以也无从描述。
山伯一个劲的往后翻,想找点类似的奇迹。
“孟子呢?至圣文宣先师,他住在哪里?怎么没他的记载?”
找了一阵没找到,他忽然醒过神来!
“孟子比左丘明生得晚!左丘明是孔子的好友,跟夫子是同一时代的人,怎么会记载后辈的事呢?”
又翻了一阵子,他忽然看到一行字:“又有左史倚相,能道训典,以叙百物,以朝夕献善败於寡君,使寡君无忘先王之业;又能上下说於鬼神,顺道其欲恶,使神无有怨痛於楚国……”
“哇,这倚相能‘上下悦於鬼神’,原来他才是真正的高手!左丘明写书的功夫虽然厉害,修为方面还是不如他爷爷!”
“哎,我山伯来这儿干啥的?还不是为了寻找修仙之法嘛!这些史书有空时再读不冲,我先找关键所在,看看倚相的着书中有没有三坟五典的描述!”
想到这里,他连忙移动脚步,来到左首书架旁。
书架上下三排,只有上面有寥寥几本《楚史》,下面两排都空着!
空处各有说明:“《三坟名考》,《五典初探》,《八索细说》,《九丘源流》,恐泄天机,阎君收去!”
山伯傻了眼!
他心里那个苦啊!
“我最想找的就是这几本书!谁知却给阎王拿去了!说是怕泄露天机!他这么一收走,还能拿回来吗?真是苍天无眼啊!净跟我山伯过不去!你若不想让我看,为何要留下书名?这不是勾引我吗?害我茶饭不思,废寝忘食,你才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