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2 / 2)

黑白道 慕容美 2453 字 4个月前

司马玉龙认可地点点头。

闻人凤又道:“老头子何人?”

司马玉龙故意笑道:“一位不能告诉人的人。”

闻人凤脸色一松,会意地点点头道:“令师目力真个厉害。”

说完又向司马玉龙问道:“你就只知道这么多?”

司马玉龙见闻人凤已不再生疑,便道:“尚知女侠为天山——天山——”

闻人凤爽然浅笑道:“天山毒妇门下是不是?既然人家都喊她老人家天山毒妇,你直说出来又有何妨呢?”

司马玉龙点点头。

闻人凤笑道:“你只猜对一半。”

司马玉龙诧道:“何谓一半?”

闻人凤道:“我学的天山派绝学,却不是天山派门下,天山毒妇是我的传业之人,却与我并非师徒名分,你说我是天山派,天山毒妇的门下,岂非只对了一半?”

司马玉龙点点头,瞪口不语。

闻人凤继续说道:“天山毒妇是我的祖母你知道吗?”

司马玉龙啊了一声。

闻人凤自顾说下去道:

天山派百年前突生巨变、最后残杀得只剩下两名高手,旗鼓相当,轩轻难分,那二人都是家祖母的师伯辈。二人因功力相当,便拉了派中仅存的末代弟子家祖母作证,决斗於天山野人谷,二人打了三昼夜,最后胜利的却是作证的家祖母!……原来二人胜负尚未分出之前,便在第三天夜里双双脱力而亡,后来路人不明就里,诬指人皆死於家祖母之手,同时赠以毒妇之号,家祖母天性执拗,懒得向外申辩,且因缺乏佐证,辩解亦属徒然,以至相传至今。

家祖母得到那本“鱼龙十八变”的拳谱之后,虽然收过几个女弟子,因为成就全都有限,祖母甚为灰心之余便闭门谢客,不问世事,从此不作光大天山派之想。先祖父去世很早,只生下我父亲一人,我父亲有子女各一,男的叫闻人龙,女的叫闻人凤,男的是衡山派二代弟子大智僧,女的就是我。

我家既然世居天山,我哥哥为什么要跑到衡山当起和尚来了呢?

唉,说来话长。

家祖母自心灰意冷以后,除了以研习精奥的拳式消遣自娱外,对内对外,绝口不提武功。所以,我父亲虽然有着一个举世视为奇人的母亲,本身对武功却是一窍不通,自我母亲去世后,为了生计,父亲便带了哥哥自关外贩了药材来关内卖,那时,我哥十八岁,我才五岁左右,大概是十年前吧,我父亲带着哥哥一去不回,隔了两年,哥哥自衡山十方寺捎回一封家书,书中语意不详,只说父亲遭意外,他本人也看破红尘,已在十方寺落发,请家人勿念,并将其忘却云云。

祖母接到家书后,搂着我流泪叹道:“武术团可防身,但亦足杀身。余之所以不传尔父尔兄之武技,实为保全闻人一脉平安相传之故也。想不到尔父竟因无拳无勇而遇害,尔兄怨及老身,竟也一怒而落发。唉,衡山派武学固然不俗,但该派戒条森严,一旦身人其门,闻人一脉,算是自此而斩矣!”

那时候,我已七岁多,人事尽知,看到祖母捧着哥哥的来信自语流泪,便吵着要爸爸和哥哥。

祖母含泪望了我很久,最后一咬牙,便作出了关系着我此后一生的决定。

七八年来,祖母悉心相授,我的武功虽然与日俱进,但我始终不忘父兄,整天吵着要来关内,祖母始终不允,她老人家说,中原武林高手如云,你若不将基础紮好,遇有差错难道还要我百岁出头的老太婆出来丢人现眼不成?

这倒是真的,我虽心悬关内,但也不忍心丢下祖母一人远走,之后,愈来愈觉祖母一人孤苦可怜,反而绝口不敢再提要来关内的事了。

直到三个月前,祖母将我唤至身前,交给我一把宝剑,一块三寸长,二寸宽,上面画了一支酒葫芦的竹牌给我,交代道:“你是女孩儿家,老身留得你一时,也留不住你一世,孩子,你去吧!这把宝剑是天山派镇山之宝,剑名‘镇魔’,削铁如泥。吹毛立断,足可用以防身。另外,这块竹牌你更得妥为珍藏,它的价值并不在这把镇魔宝剑之下。天山派的招牌在中原武林道已不吃香,这块竹牌名叫‘五行令符’,是五行山五行异叟的信物,五行异叟虽已於二十年前物故,但五行山代有异人,只要五行神功没有失传,这块竹牌便有无上威力,如非危急,此物不可多现,以免招致匪人觊觎。……去吧,孩子,只要永远不忘记天山还有我这把老骨头,十年八年之后,能回来再替我清清墓草也就够了。”

祖母淡然笑着,说着。

我却已哭得死去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