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宋绘到东阳县的七日, 一直待在院子里没外出,只是陆陆续续找来过不同的人谈话。
有时是长年待在县城的士兵,有时是走南闯北在县里暂歇的商旅, 又或者是随着买卖而流落到这里的奴仆。
她问的问题不连贯, 没什么逻辑感。
梁平几年的变化、当地风土人情又或是附近地形地貌都有说到,有时候更莫名其妙的聊到梁平县特有的婚嫁习俗。
总之,从头至尾没个准数。
耿平按着宋绘吩咐做该做的事,懒得琢磨其中弯弯绕绕。
天刚蒙蒙亮, 万事万物还沉在灰黑色的雾霾里。
耿平经了人通报,把宋绘昨个要的战报交给等在廊下的夏陶手里。
夏陶接了,压低声音道谢。
耿平压着音量, 问道“主子还没起”
夏陶笑着摇头, “主子昨个夜里睡得晚,现在还没醒。”说到此处,她扬起下颌看了眼日头, “估摸着还有个一时半刻。”
耿平点头“不管事, 主子睡醒了再看便是。”
夏陶点头算是附和了他的话, 而后补充道“要是这之后主子有什么需细问的,到时我再托人给护卫您传个话。”
耿平应声, 转身下台阶往外走。
刚走两步, 夏陶又喊停了他。
耿平咽下打到一半的哈欠, 疑惑回头。
夏陶跨过门槛, 露出几分歉意的解释道“主子听到护卫您声音,让奴婢出来问问,现在城里还能不能买着鱼”
耿平被这个跨越过大的问题给问住了。
他沉默了一小会儿,摇头,“这还真不是很清楚, 估摸着集市上是没了。”
夏陶点头表示知晓,她正要进屋去回话,耿平大喘气的停顿完,不紧不慢继续说到“不过,下河捞几条鱼没什么难的。”
宋绘不知什么时候起身了,她站在夏陶身后,温言向耿平道谢,“辛苦跑一趟了。”
“是属下该做的。除鱼以外,主子还想吃些什么我一并将东西买了。”
宋绘安静眨巴了几下眼睛,“红焖猪蹄,这里厨娘知道该买些什么食材,让她给你列个单。”
“也是。”耿平笑着拱手,“属下这就去一趟。”
宋绘捏着耿平刚送来的信封,没急着撕开。
她拢着宽松的外衫,和夏陶闲聊。
夏陶没来过梁平,自然没吃过这里的猪蹄。
宋绘却很熟悉这个味道,在她印象里,以前她到大姐家做客,总是会有这个菜。
那时候,每年夏天,最期待的便是收着梁平的来信。
她只是和夏陶闲聊着玩,并没想着唏嘘怀念个什么。说到这里,没征兆的转弯和夏陶分享起梁平猪蹄好吃的玄机。
夏陶很给面的接话,“奴婢倒不知道这里猪蹄这么好吃,倒是这一带的鱼很出名。”
宋绘弯了下眼,“绍南这附近,鱼的做法大同小异,都是铺葱段、姜片,淋上酒蒸。蒸的时间和鱼身厚度有些关系。 至于它这么有名,倒不是做法上的不同,只是这里的鱼鲜美肥硕而已。”
宋绘把自己说饿了,她偏头看夏陶,问道“早饭好了”
“早备好了。”
宋绘应声点头,“吩咐人端来吧。”
“是。”
夏陶去外面跟人吩咐了一声,回屋时候端上了盥洗用的铜盆。
宋绘在她的服侍下收拾规整,安静的用过早饭后,在书桌边坐下。
窗户半开着,带霾的晨光顺势落进屋内,免了点油灯的麻烦。
宋绘打开信封,垂着眼睫读信。
她看得很快,不一小会儿便把信看完了。
虽说对前线情况大概有个底,但信内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惨烈依旧让宋绘不自觉抿唇皱眉。
顾愈兵败失踪消息的扩散成了一条明显的分水岭,以这一天为界线,大魏军攻城南下的速度明显加快,行为也变得猖獗起来。
云阳、邯城、营县三个地方,在一天内便被接连攻破,无一城例外,民众被屠杀殆尽。
三城民众冤死的亡魂并没有激起大宁军人的凶性。
在气势愈发高涨的魏军攻击下,大宁筑起的防线如同纸糊的一般,被轻而易举再三撕破。
如果继续这么发展下去,最多十日,大魏主力军就能穿过一马平川的淮原地带,直插大宁腹地。
窗外的雨下大了些。
豆大的雨粒敲在檐角、廊边,石阶上,发出啪啪声响,彷佛迫近的战鼓。
起了风,风吹得窗户发出声响,“吱嘎吱嘎”,拖着又长又懒的调。
夏陶担心宋绘受寒,提了一句。
宋绘收拢散漫的思绪,往外望了眼,“我们没带几件厚衣裳是吧”
“走得急,想着是夏天便没收拾太多,要不奴婢去找个裁缝铺子做 ”夏陶停顿片刻,反应过来,“现在该是找不到开着的铺子吧”
“应该是找不到的。”宋绘笑着拢了下衣裳,“待会儿太阳升起来就好了,不碍事。”
夏陶应声,将半冷的茶水倒掉,重新斟上新茶。
梁平城非常勉强的维持着衣食住行秩序的同一时间,僵持的前线局势有了变化。
大宁有高层军官叛变,由内打开了一条口子,魏军不费吹灰之力的突破了外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