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欢起兵以来,同各个国家交过手,要说谁最让高欢无奈,无疑是继承蒙古基因的沙俄帝国。
从牙克萨战役后,高欢便一直希望,与沙俄签订停战条约,划分势力范围,可沙俄虽然被干军击败,态度却非常的强硬,甚至可以说有些无赖。
沙皇阿列谢克给干朝的回复,一直都是赔款没有,割地也不可能,有本事你继续打。
沙皇很清楚,莫斯科距离干朝十分遥远,干朝人根本不可能打到莫斯科。
因此他有底气说这样的话,拒绝了干朝的外交讹诈。
高欢其实是希望,能够达成一个和平协议,让边境得到一段时间的安宁。
因为近些年,干朝在北方占领了大片土地,而这些土地大多地广人稀,需要进行开发,干朝需要时间消化。
北方的生存条件本来就不好,还时刻可能打仗,百姓不愿意来,商人也不愿意投资,而干朝大修铁路,财政压力极大,也没有余力进行开发。
北岭省、西域条件本来就不好,只有边境安宁,干朝国内的民间资本才会过去投资,否则时刻都可能打仗,商人肯定不会在这样动荡的地区投钱。
现在沙俄一直不同意和谈,干朝与沙俄围绕中亚的归属,便冲突不断,边境摩抆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这样的情况下,开发主要靠政府支持,干朝的负担极重,而这也是高欢要从印度吸血的原因之一。
现在干朝咬牙投入,几年时间过去,屯垦干得有声有色,各种工厂也办了起来,改变了西域单一农牧经济,终於使得西域安定,且有了一定的发展。
随着时间推移,沙俄虽嘴上很硬,但是面对干朝在中亚日益增长的影响力,以及安西都护和北庭都护府对沙俄军事冲击,让沙皇阿列克谢,内心逐渐开始焦急起来。
起初沙皇认为,干朝根本没有能力,远征莫斯科,可随着干朝势力向中亚辐射,压缩沙俄的势力范围,甚至将触角伸到伏尔加河以西,他们便紧张起来。
这让沙皇感到威胁,历史上东方人并非不能打到莫斯科。
几百年前的蒙古人可以,几百年后的大干,未必没有这份力量。
恰逢这时沙俄又通过一些渠道,了解到干朝发生工业革命,正修建一条西域连接中原的铁路,沙皇便更加坐不住了。
沙皇听说时下,干朝正在印度与协约国集团交战,他便想趁此机会,对干朝发起一次反击。
碎叶镇是唐时古镇,干朝控制西域后,在他的遗址上重新建立城镇,依旧以碎叶命名。
这时,干朝的老朋友,雷科夫大公领着一只驼队,来到干朝境内进行刺探。
干朝是一个强盛的朝代,开放程度犹如盛唐,允许持有通关文书的商人进入干朝境内贸易。
沙俄探知干朝正在印度与协约国开战,又得知干朝正在西伯利亚和西域修建铁路,便让雷科夫过来才查看,了解干朝这边的情况。
“大公阁下,前面就是碎叶镇!”一名蒙古向导,指着远方的城镇说道。
雷科夫花大价钱,买通了中玉滋汗国的一个小部落,从他们那里获得干朝给各部落的通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