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西国求援(2 / 2)

武布中华 话凄凉 1881 字 4个月前

在与西国使团达成协议后,议政院便按着高欢的提议,带着各国使团参观干朝的功坊,还有生产出来的新产品。

此时,干朝已经半只脚进入工业革命,新技术使用,让干朝的产品质量比以前更好,价格比以前更优惠。

这让各国代表团都很心动,而干朝又不失时机的推出百万补贴计划。

此时下订单,各国就能够享受折扣,可以得到大额优惠,让各国都忍不住要剁手。

各国使团迅速盘算,发现按着干朝的优惠政策,现在下定单,比平常购买足足便宜了两成,於是便纷纷表示,要参与高欢的百万补贴活动。

不过,当他们要下订时,干朝这边却只接受干元。

这让各国犹豫起来,知道干朝是想让他们接受干元,各国都担心干朝这是先给点小恩小惠,等各国接受后,再大肆印钞来搜刮他们的财富。

因此各国都犹豫不决,可他们看见干朝的商品实在太有诱惑力,民用方面有各个制造局生产的豪华马车,以及物美价廉的丝绸、布匹,军用方面,有最新的虎尊炮、野战炮,都令各国使团忍不住要下订单。

虽然郑森等人就意识到,干朝这是要强推干元,可干朝给的折扣实在太大,他们看见西国订购大批货物和军火,便也只能去兑换干元,然后下达订单。

情况果然同高欢预料的一样,随着藩属国大量兑换干元, 干朝的干元立时走强,短短半个月内,就涨了两成。

这也就是说,持有干元的百姓,把干元换成银子,都会小赚一笔。

这让原本不接受干元的百姓和商人,纷纷感到后悔,干朝民间逐渐接受了干元。

郑森等人见此,却有些后悔,如果他们早点兑换,就能够享受到折扣,现在折扣汇率抵消,等於白忙活一场。

这时看着干元上涨,干朝又要求各国以干元结算,各国担心干元继续上涨,便只能高价兑换干元。

不过,为了便於出口,高欢并没有让干元的汇率继续走强,而是悄悄又印了一大笔干元,逐步投入市场,将干元的汇率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

时间到三月份,各国使团陆续返回,徐以显再采购大批军火和物资后,也准备离开干朝。

这日,徐以显正与张建雄交谈,嘱咐他留在干朝读书的同时,要敦促干朝尽快交付军火,以支援前线。

这时驻干大使汪东林却急匆匆走进来,看见两人后,当即说道:“丞相!世子!紧急军情!”

徐以显微微一愣,连忙问道:“什么军情,是国内有消息传来吗?”

汪东林颔首,急声道:“大王传来消息,英法莫三军联合反扑,我们在第二次德里会战中,再次惨遭失败,让我们立刻向朝廷求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