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大晋王朝(1)(1 / 2)

快穿之回收站 林跃然 4008 字 4个月前

天气渐渐暖了。

王婆子寻出了两件半新不旧的夹衣,用一片包袱布裹了,交给自家小儿子柱子。

叮嘱,“去柳树斜街口那家当铺。”

柱子却不动身,脚尖在地上划圈。

吞吞吐吐道,“我,我不去那江家当铺闹鬼哩”

凤柳城南的人谁不知道,那柳树斜街口的江家当铺,自打于家娘子一尸两命以后,那江家院子夜里,就常常传出奇怪的哭声,还有打更的路过他家,就看见他家院子上头,有白色的影子飘来飘去,着实吓人。

他家的邻居一到夜间,都不敢开门出来。

要不是买房子是大事,附近的邻居们都得搬空。

王婆子竖眉道,“闹鬼怕甚再不换些银钱回来买粮,咱娘俩就要变成饿鬼”

看到自家傻儿子身子瑟缩了下,王婆子又放缓了语气,“莫怕,我儿正是十三四岁的童子,阳气足得很,这会子又是白天日头足的时候,就算有鬼那也不敢出来哩”

柱子这才犹犹豫豫地迈开了腿。

王婆子看着柱子的身影消失在了街口,这才叹了口气,转身进院。

本该是她这个当娘的亲自去盯着来着,只是那江家当铺的传说有些吓人。

说是于家娘子生孩子的时候没生下来,怨气深重,夜夜号哭,看到有儿有女的妇人就心生妒恨,就要跳出来吸几口那妇人的阳气倒是年纪小的女孩儿和男子无事。

而江掌柜那人,虽说死了娘子以后越发的脾气孤拐,阴沉冷脸吧,他家的当铺有一样好处,就是价钱上比城里别家的都公道

可惜的是,他家铺子本钱少,只收旧衣,旁的一概不收。

也多亏了他家当铺只收旧衣,又有闹鬼传闻,不然城里别家当铺少不得要来寻他的碴。

柱子抱着两件旧衣,躲躲闪闪来到柳树斜街。

他站在江家当铺门口,探出头朝里望了望。

门是开着,柜台后头却是没人,黑乎乎的一片,有点碜人。

柱子垫起脚尖朝柜台后打量。鼓起勇气叫了声。

“江掌柜,江掌柜”

好半天才从柜台下方传出来一道声音。

高高的柜台后,只露出了男人的头和肩。

这男人面色苍白,眉眼极乌黑,配上他家的恐怖传说,哪怕只是露了个头,朝柱子平平淡淡地看了眼,也很吓人。

柱子抱紧了包袱,内心瑟瑟发抖。

“江掌柜,这,这两件旧,旧衣,您收,收不收”

男人摇了摇头,“不收。”

柱子听了这话,当场就想撒腿跑路。

然而一想到家里空得见底的米缸,他还是又鼓了鼓勇气。

“你家的店,从前不是一直收旧衣来着要不然,您看看,这还是挺新挺好的,过两天就能穿得着”

一据理力争,柱子被吓出来的结巴也好了。

男人指一指柜台旁边立的小木牌,“以前收旧衣,如今改了,不收旧衣,收其它旧物。”

“锅碗盆壶,陶片瓷片,越旧越好,都收”

“啊”

柱子听得张大了嘴巴。

“锅碗盆壶,陶片瓷片”

还越旧越好

这些东西有啥好收的难道收了回去还能卖出去不成

男人看到柱子这般模样,露出微微笑意。

“你是改了铺子以后来的头一位客人,来,这两颗糖拿着。”

柱子还没反应过来,那人就朝他递过来两个什么物事。

他想都不及细想,手就已经自动地接下。

在他手掌心里的,是两小块花花绿绿的东西。

似乎还有股子若有若无的甜香

柱子吸了吸鼻子,虽然没见过,也知道这绝对是不便宜的好吃食。

他的手紧捏住这两小块糖,一张脸都涨红了。

“这我,我不能要。”

是不能要,不是不想要。

男人笑着推回了柱子的手,“两块糖而已,不喜欢就送人罢。”

柱子扭捏地收回了手,呐呐道,“那,这里收什么样的陶片瓷片家中寻常用的也能收么”

这寻常家里用的那些陶器瓷器,若是摔了破了,裂口不多还能寻锔瓷匠人来补一补。

但若是本身就不值钱,破得又太厉害,那就补都补不得了。

男人想了一想,让他稍等,转身进去,拿了块破陶片出来。

“就像这样的,最好是上头有字有花纹的,价钱更好。”

柱子不认字,不过他认得陶片呀

就这灰不溜秋,只有巴掌大小的陶片,不知道是谁家的咸菜缸子碎了留下的,居然也能换钱

还价钱更好

柱子顿时就激动了,“这样的,我家尽有江掌柜等我去拿来”

男人点了点头,柱子抱着旧包袱撒腿就往家跑。

王婆子拿了把破扫帚,有一下没一下地扫着院子,时不时地还要朝院门口望上几眼。

不是她没出息,就惦记着这几十个大钱,实在是如今的年景实在不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