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3 章(1 / 2)

第183章

外面的沈怀山听到爱人这话,差点没笑岔气,他咧着嘴,“你进去仔细找,把屋内每一个角落都找一找。”

就算是在迟钝的陈秋荷,也意识到了不对了。

“美云”

“是美云回来对不对”

除了美云,她想不到还能有谁,能够在她卧室里面,一下子放这么多猪肉出来

在别人家都是不可能的,毕竟,现在猪肉极为珍贵,就算是他们想买也不容易。

更别说,像这种大手笔了。

在得到沈怀山点头后,陈秋荷忍不住高兴了起来,回头就要去每一寸的寻找。

结果,沈美云牵着绵绵出来了,“妈”

“我在这里。”

她出现在陈秋荷的面前,陈秋荷没有急着上去拉着她,拥抱她,而是仔细的打量着她的女儿沈美云。

一寸一寸的看着,不放过一丝一毫。

半晌。

陈秋荷眼里闪着泪光,“瘦了,瘦了不少。”

瞧着人也干练了,像是一直被他们庇护着的女儿,从柔弱走向了坚韧和强大。

在他们没看到的地方,女儿在越来越好。

沈美云主动上前抱着陈秋荷,“是苦夏,吃不到妈妈做的饭菜,所以才瘦了。”

她到了夏天后,确实是胃口不如冬天的好。

一句话,让陈秋荷又心疼,又难受的,“留下在家住几天,妈保管你把养的胖胖的。”

这就是当母亲的。

旁边的沈怀山怕沈美云为难,便说道,“秋荷,你当美云还是以前在家的小孩子啊她如今也结婚成家了,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工作,哪里能回来住这么久的”

这话说的,陈秋荷倒是懵了几分,“是了。”

沈美云怕陈秋荷失望,便说道,“我请了一个星期的假,最少能在家住一周,而且绵绵要留家一个月呢。”

绵绵顿时接嘴道,“是啊,姥姥,等妈妈回去了,我来陪你呢。”

这话说的,陈秋荷心里到底是不那么难过了。

“晚上想吃什么”

直接问了起来。

沈美云理直气壮的提要求,“妈,想吃您做的锅包肉,在来一个糯米排骨,还要一个红烧猪蹄,要吃那种猪蹄入口即化的那种,最好带点辣味。”

呜呜呜,光想想就馋。

陈秋荷听到闺女提的这一系列要求,想都不想的答应了下来,“没问题。”

“都给你安排上。”

对于当母亲的来说,只要孩子愿意吃,她从来都不嫌麻烦。

沈美云也没让陈秋荷一个人做,她去换了衣服,让绵绵去烧火,又沉寂提了两份豆汁儿出来。

“爸妈,快喝,我过年的时候去北京和绵绵一起买的,买了好几份呢,等喝完了,我在给你们拿。”

放在泡泡里面是最方便的,不

会变质。

沈怀山在厨房打下手的,他听到有豆汁儿,眼睛当场就亮了,丝毫不客气,接了过来,从柜子里面取了两个碗出来。

把两份豆汁儿分别倒了进去。

他还不忘问了一句,“美云,你和绵绵喝不喝”

一大一小同时摇头,不要。”

她们受不了豆汁儿味。

也只有老北京人才爱喝,例如沈怀山,当他喝了第一口豆汁儿的时候,整个人都餍足的眯着眼睛。

“知道我离开北京觉得最不方便的是什么吗”他似乎也不指望家人回答,便自言自语道,“就是早上起来后,喝不到这一碗浓浓的豆汁儿。”

这是根深蒂固的习惯,一下子改正过来,说实话很难。

再次喝到豆汁儿的时候,让沈怀山整个人都活泛了过来。

陈秋荷倒是没他这般爱豆汁,她到底不算是正经的北京人,只是尝了一口豆汁儿后,便把自己的碗推给了沈怀山。

“你喝吧,太久没喝这个味了,我反而不习惯了。”

以前天天喝觉得还成,这次喝,觉得味道太怪了。

知道陈秋荷确实不爱,沈怀山这才把她的那份也喝了。

解决了这不方便拿出来的东西,沈美云这才松口气,问了一声,“舅舅呢”

“你舅舅这几天上山去了,基本上要很晚回来。”

自从陈远结婚后,陈荷塘就像是上了发条的马达一样,一下子转动了起来。

在也不消极怠工了。

以前也打猎,但是最开始的时候,沈美云他们还没认亲,陈荷塘是一周去一次都不错了。

后来,沈美云一家子住进来,陈荷塘肩膀上有了点压力,便是一周去两次。

如今,陈远结婚了,陈荷塘得知他娶的还是北京的姑娘,人女方家里条件好啊。

陈荷塘总觉得自己给儿子拖后腿了,等陈远他们离开后,他就像是变了一个人一样。

每天就往大山里面跑,而且一跑就是一天,压根见不到人,有时候能一口气在山里面待两二天,就为了等一只猎物。

打到猎物后,刨去自家吃的那一部分,剩下的陈荷基本上都拿去换钱,换物了。

就打算攒着,多攒一点。

到时候好贴补陈远。

当父母的就是这样,总是想尽办法去贴补孩子。

给孩子们减轻负担,陈荷塘也不例外。

沈美云听到这,她意外了下,“我大哥在驻队的工资不低啊,而且嫂子也是,她北京钢厂的财务工作还没辞,也在拿工资,更别说,我之前还提议了,她在驻队帮忙做预算会计和成本会计,也是可以拿工资的,算起来,嫂子每个月的工资比大哥还多,他们生活完全没有压力,舅舅不用这般拼命的。”

这话还未落。

陈荷塘肩膀上就扛着一只傻狍子回来了,那傻狍子还是活着的,用草绳绑着了四肢,在陈荷塘的肩膀上乱抖动

被陈荷塘铁塔一样的胳膊,给压的死死的。

“那不一样。”他把傻狍子放在地上,认真道,“他们赚是他们赚的,我当父亲的总归是要帮下忙的,阿远可怜没有母亲,以后玉书大概率也享受不到婆婆帮忙照顾,我就想着,多赚点钱,多打点猎物,在其他方面弥补下他们。”

这就是当父母的心。

永远都是生怕给孩子的不够多。

说完这话后,陈荷塘才意识到哪里不太对,“美云,你们回来啊什么时候回来的”

他总觉得自己错过了好多。

沈美云噗嗤一笑,“舅舅,我们也回来没多久,最多一个小时。”

“您晚上还上山吗”

本来,陈荷塘还打算在跑一趟的,但是瞧着沈美云回来了,便摇头,“不去了,晚上在家。”

听到这话,沈美云顿时笑了起来,“那好,晚上我们家吃大餐”

厨房已经忙活的差不多了。

锅包肉,糯米排骨,最慢的则是一个红烧猪蹄,猪蹄不好炖,陈秋荷是用里锅的灶,用着大火足足炖了四十分钟,用着筷子能扎进去后,便捞起来,进行红烧。

刚刚过的红烧猪蹄,油光蹭亮,猪蹄一颤一颤的,香味更是扑面而来。

“端上去吧,我在炒一个白菜马上就来。”

沈美云嗳了一声,端了一盆子红烧猪蹄上去,转头就来到了厨房,两个锅子一起用,一个锅在炒白菜,一个锅在焖米饭。

沈美云瞧着那米粉焖熟了,便拿了碗,挨个盛了端上去。

在白花花的大米饭上,盖上一层红烧猪蹄的汤汁儿,那汤汁顿时裹着大米,入口先是咸香,再接着就是浓腻可口,极为下饭。

吃一口米饭,在咬一口猪蹄,猪蹄软烂可口,入口即化,先是肥腻的胶原蛋白,在接着是劲道的瘦肉,醇香而浓厚,微辣入味,解腻又下饭,真的,沈美云觉得自己幸福的要爆了。

“妈,这红烧猪蹄也太好吃了。”

真的,她一口气吃了二个,竟然一点都不觉得腻味。

陈秋荷看到闺女喜欢吃,她便在旁边捧着碗看着她,还不忘时不时的在给她夹一个猪蹄。

“慢点吃,不着急。”

绵绵跟着道,“妈妈好久没吃姥姥做的猪蹄呢。”她也吃的满口流油。

绵绵吃的是不辣的猪蹄,沈美云提前给她挑了二大块,胶原蛋白最多的

她这会正吃的不亦乐乎。

“我也好久没吃到姥姥做的红烧猪蹄了。”她满足的眯着大眼睛,小嘴叭叭叭地夸赞,“也太好吃了吧”

二两句话哄着的陈秋荷是眉开眼笑的,“喜欢吃留在姥姥这里,姥姥这个月天天给你做好吃的。”

人都是感性动物,也会爱屋及乌,陈秋荷便是如此,她把沈美云当做命根子,而她的女儿把绵绵当做命根。

所以,在陈秋荷对绵绵的爱也

不少。

只是,和沈美云的纯粹不一样,陈秋荷完全是爱屋及乌。

绵绵想也不想的答应了下来,“好啊。”

到时候我白天去找银花姐姐玩,晚上回家吃饭。”她都把自己安排的明明白白。

引得大人们一阵哄笑。

吃过晚饭后,一桌子的狼藉被收拾好了。

绵绵经过一天的赶路,早已经困顿的不行,沈美云把她哄睡后,便躺在炕上,和陈秋荷说悄悄话。

时隔六个月,母女二人像是有说不完的话。

当然,沈怀山很有眼色的离开了,晚上去和大舅哥陈荷塘挤一个屋。

隔壁。

沈美云把这段时间的事情,一点点都和陈秋荷分享出来。

在陈秋荷听到季长峥去结扎的时候,她顿时愣了好半晌,“你说什么”

“长峥去结扎了”

饶是她都有些震惊。

沈美云嗯了一声,“您小点声,别爸和舅舅都吵醒了。”

对方还住在隔壁房间呢。

陈秋荷愣在原地好久,过了半晌才说,“长峥对你,是真的没话说。”

连这方面都考虑到了。

说实话,陈秋荷自认为沈怀山对她,却还是做不到季长峥这个份上。

所以。

陈秋荷是真为沈美云感到高兴,她握着她的手,低声道,“嫁给季长峥,这辈子也算是值了。”

他们当父母哪一天真要是走了,也是无憾的。

沈美云依偎在陈秋荷的肩头,“季长峥是很好。”

她笑了笑,岔开了话题,“您和爸呢这段时间还好吗”

陈秋荷絮絮叨叨的把这半年的事情,一点点说出来,说是母女,在这一刻,她们更像是经久不见的闺蜜,在互相诉说着这半年来发生的点点滴滴。

从九点多,说到了凌晨一两点去,眼见着时间不早了。

陈秋荷催着沈美云,“快睡。”

“不要熬夜了。”

这话说的沈美云哭笑不得,心说她妈不也没睡觉,在熬夜吗

不过,她这会自然不会去煞风景的这种事。

第二天一早,沈美云难得睡了个好觉,绵绵被沈怀山带到了生产队去了,沈美云睡醒的时候,已经是接近十点了。

她只觉得整个人都松散了起来,慢悠悠的洗漱,打开锅盖一看,里面温着的有一碗红薯粥,还炒了一个青豇豆,看起来就有食欲。

沈美云慢吞吞的吃完了粥,觉得整个胃都舒服了起来,又四处看了下。

家里这会没人了,就她一个。

鸡圈的母鸡在嘎哒嘎达,捉着地上的虫子吃,就连昨儿才抓回来的傻狍子,也被关在里面吃着青草,一双黑宝石一样的眼睛好奇地看着沈美云。

沈美云想要摸摸它的头,傻袍子也不动,任由着她摸,逗弄了下傻狍子,她这才转头回家提了一袋透明袋子装着的

白糖,刚好一袋一斤。

沈美云掂量了下,又抓了一把水果糖随手揣到兜里面,关上大门,溜达到了生产队去。

现在正直生产队忙碌的时候,家家户户基本上都在地里面出工分,知青点也不例外。

沈美云一路从山脚下,抵达到了老支书家,路上遇到几个零星的小朋友。

甚至,连带着她家绵绵都没看到。

不过,倒是不担心,毕竟生产队的社员们都不错,而且她爸妈也在生产队扎根了,如今也算是半个生产队的自己人。

沈美云按照计划,一路溜达到了老支书的家里,她每次回来都会来老支书家看望。

不为别的,一是感激当初老支书对她和绵绵的照顾,另外还有一点很重要,便是她爸妈在生产队。

老支书作为领头人,沈美云和他关系打好了,父母也会受益。

她这会过来的时候,老支书家就只有胡奶奶在摘豆角。

这明显是在准备晌午饭在,家里的男人们都去地里面上工去了。

沈美云敲了敲院子的门,胡奶奶摘豆角的手一顿,顺势看了过去,待看清楚来人后。

胡奶奶顿时惊讶了起来,“沈知青”放下手里箩筐,迈着小脚朝着沈美云走过去。

沈美云忙搀着她,“胡奶奶,好久不见啊”

“身体还好吗”

胡奶奶满头银白色的头发,面色慈祥,笑眯眯道,“一把老骨头了,还不错,姑且能在家打打杂,做做饭。”

“沈知青,你是什么时候回来的”

有一段时间没看到她了。

沈美云笑了笑,“昨晚上好晚才回来的,这不早上睡了个懒觉,睡醒了过来看看您,知道您和老支书身体安好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