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沈美云想说, 她也会割麦子的。
老支书似乎知道她要说什么,便直接说,“你这个女娃娃, 手腕子还没孩子们的粗, 割麦子可累得很,你还是和孩子们一起捆麦子吧。”
沈知青如今不在他们大队挣工分了, 而且更不在他们大队吃饭。
也就是说一不开工钱, 二不管饭, 老支书都不好意思让她来帮忙。
安排她去捆麦子,就这个活便够了。
沈美云想了下, 倒是没在拒绝, 直接答应了下来,“成,我随着我妈他们一起,在后面捆麦子。”要知道陈秋荷,沈怀山以及陈荷塘三人是被分到一起的。
他们三个人割麦子很快的, 后面也确实需要一个人负责帮忙捆麦子。
光割麦子还不算, 要把这些麦子全部挑回去才行,要不放到仓库里面, 要不用着毛毡布给搭着。
不然这些麦子就全部打湿了。
协商好了以后,沈美云便去拿了一捆子麻草过来, 随手一撮就是一条,隔着一段距离摆放得整整齐齐的。
一连着摆放了十多条后。
那边, 陈秋荷和沈怀山, 还有陈荷塘三人便开始了,拿着一个镰刀,就对着麦子一阵收割。
其中这里面又属陈荷塘, 割麦子最快了,镰刀手起刀落,就是一把麦子被放在了身后。
沈美云不做别的,就把陈荷塘摊在地上的麦子,给全部收在一起,攒够了一捆子后。
便用之前蘸水的麻草,给压实了捆起来。
说实话,三人都割得很快,沈美云这个捆麦子的人,竟然赶不上他们的速度了。
到最后,竟然还让银花过来给她帮忙。
“沈阿姨,我帮你。”
银花的动作比沈美云熟练多了,直接抱着麦子,半跪在上面后,用着膝盖压平,便用嘴咬着麻草的另外一边,使劲一勒。
“就这样。”
还不忘朝着沈美云示范。
沈美云看得真的是自愧不如,“银花,你也太厉害了。”
银花笑了笑,“我们这里的孩子打小儿就会。”
她三岁就能够跟着她妈一起,来地里面捡麦穗了,五岁就能拿着镰刀帮忙一起慢慢地割麦子了。
如今,这是镰刀不够用,所以她这才跟在后面捆麦子。
沈美云闻言,笑了摸了摸她的头,“好能干的银花。”
银花扑在地上,一边哈着麦子,一边朝着沈美云问,“沈阿姨,我听绵绵说只要好好读书,我们就能改变未来命运是吗”
沈美云也在忙活,她没想到这个空档,对方竟然还会问她这话。
她嗯了一声,“当然。”
“读书改变命运。”
银花咬咬牙,“那我要继续把书读起来。”
她都退学了,她爸说女娃子读书没用。
沈美云听了,绑麦子的手一顿,摸摸她脸,“有条件的话,是一定要读下去的。”
“读书识字走出大山了,见到外面的世界了,将来才有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不然就会和大队的其他小姑娘一样,过着同样的人生。
十六七岁便到了说婆家的年纪,十七八岁便结婚了,还不到二十岁就当上了两个孩子的妈妈。
至于往后十余年里面,生孩子带孩子,下地干活挣工分,照顾丈夫伺候老人。
这些生活基本上都是一眼能见到头的。
银花被她沈美云摸了脸,她呆呆地看着她,“沈阿姨,你好温柔啊。”
而且沈阿姨的手也好细腻,一点都不扎脸。
沈美云笑了笑倒是没说话。
“我以后要是像你这样就好了。”
银花呆呆地说道。
她在心里面默默定下一个小目标,沈阿姨就是她的对象,要温柔要识字要会学习要考大学。
沈美云鼓励她道,“会的。”
银花点点头,手里的动作也越发麻利了,她只有先把活都干完了,才能腾出时间来去学习。
银花和沈美云搭配得很好,两人不止是负责了,陈秋荷他们三人,还把这一块所有割麦子的人都给一起解决了。
但凡是前面有人割麦子放下来后,银花立马跑过去,便把麦子给收拢起来。
沈美云负责绑。
两人配合无间。
直到周卫民过来挑麦子回去,这会已经凌晨四点多了,天色也跟着蒙蒙亮起来。
大约能够看到一个影影绰绰的背影来。
说实话,要不是人还是那个声音,沈美云还真没看出来,面前这个人是她认识的那个周卫民。
对方似乎瘦了不少,是那种精瘦,而且脸色也跟着粗糙了,眉宇间带着化不开的忧愁,鬓角两侧的位置,还生了白色的头发。
仿佛就才短短的几个月,他一下子老了好多岁啊。一点都不像是当初在车站时,初见的样子。
那个时候的周卫民,对着下乡抱着希望,加上年轻,说一句风华正茂也不为过,可是如果却像是一个垂垂老矣的中年人了。
像极了后世九九六了多年的社畜,脸上的沧桑都遮不住了。
这让沈美云意外了下,“周知青”
周卫民点点头,“沈知青,你也来帮忙了”
话还未落,就开始挑麦子,别人一次挑两捆麦子,但是周卫民却是一次挑了四捆。
沈美云愣了下,“周知青,这会不会太多了”
周卫民摇摇头,挑着扁担站起来是适应了下,先是摇晃了两步,再接着就稳着了步伐。
“还行,能接受。”
说完,他就直接挑着扁担,在扁担两侧各挂着两捆麦子,旋即消失在麦子地里面。
这让沈美云意外了下。
旁边的银花跟着小声道,“之前周知青还去水利基地干活了,听说去挖河泥,搬石头,一次一百多斤呢。”
“我爸也去了,但是做了两天,我爸做不了这活,他就回来了,他回来后就剩下周知青一个人在那忙了。”
“他做了快两个月,听我妈说,他赚了好多钱。”
当然她妈说这话的时候,少不得骂她爸一顿,没用的家伙。
沈美云叹口气,“周知青那是没办法,他父亲生病了。”
说到这。
银花突然说了一句,“他父亲死了。”
“啊”
这下轮到沈美云惊讶了,她诧异地看着银花,“这话你可不能乱说。”
“真死了。”
银花低声道,“发电报了呢,发到了公社去,还是我爷给他带话回来的。”
难怪。
难怪周知青像是一下子,老了那么多岁。
沈美云叹口气。
“沈阿姨,其实我觉得人没了挺好的,这样周知青也不用日子那么难了。”
乡下十来岁的小姑娘,已经能懂事了,所以自然不能用小朋友的目光来看待了。
见沈美云诧异地看着自己。
银花一边搓麻草,一边安静道,“我爷说了,他要是生大病了,让我们大家都不要救他。”
“免得像是周知青那样,玩命赚钱还借了大队七十多块,一起凑了一百块寄回去,但是有什么用呢”
“他爸还是没救回来了,死了就死了,还留下一屁股债给周知青。”
很难想象这种深沉的话,是从银花这个十来岁的小姑娘口里面说出来的。
沈美云叹口气,抬手揉了揉她毛乎乎的头发,“你还小,现在不考虑这些,你现在就只用有一个念头就够了”
“什么”
“把书读好,读书多,识字多,将来找一份体面的工作,你自己能挣钱,会挣钱了,你就有选择余地了。”
“像是周知青这样,他是没办法,没有选择余地。”
她低头看着银花,语气认真,“银花,你要做那个有余地选择的人,知道吗”
银花听不懂,但是却牢牢地记住沈美云的每一个字。
她重重地点头。
“我晓得,好好读书。”
把书读烂了,将来就有选择的机会了。
“真乖。”
沈美云摸了摸她头。
一口气割麦子,割了快三个小时候,豆大的雨滴到底是落下来了。
但是此刻,麦子地里面的麦子才抢收不到三分之一。
眼见着大雨若是下下来,麦子还没割完,长在枝头,怕是都要发霉了。
老支书一个劲地祈求老天爷,“老天啊,你在缓缓,你在缓缓啊,现在还不能下雨啊。”
“现在下雨,咱们这些老百姓的一年收成毁了一半啊。”
前进大队地理位置优越,在前半截的位置种的是小麦,后半截的地方种的是稻田。
稻田还稍微好一点,起码能够吸雨水,但是这旱小麦是真不能被雨淋啊。
不知道是不是老天爷听到了,老支书的话,那豆大的雨滴只是下了三分钟,便停了下来。
很快空气中就弥漫着一阵水汽和泥土的芬芳味道。
眼见着雨滴暂时停了,老支书舒了一口气,旋即拿着红星大喇叭,就朝着割麦子的人打气。
“大家一鼓作气啊,争取一口气把这麦子的都给收割完。”
“今年大丰收,这麦子都收完,说不得除了交的公粮后,咱们家家户户还能有余量做白面馍馍吃啊。”
“宣腾腾的白面馍馍,就是什么菜都不要,也是香甜细腻的,加把劲,加把劲。”
不得不说,任何时候都是需要动员人心的。
就拿老支书来说,这宣腾腾的白面馍馍,仿佛就是挂在人眼前的萝卜一样。
让人不断的去用力。
果然
老支书这话一落,先前抢收麦子的人,手上挥舞镰刀的动作越发快了。
手起刀落,一大把的麦子便被割好了。
老支书还在继续,“早饭我就统一让我老伴做了,咱们为了方便就烙饼了,一人两个大饼,一搪瓷缸的绿豆水,大家先干活,晚一点饭就来了。”
有了吃的大家也就越发卖力了,这是不用家里做饭了
还能节省下来半斤米面,这是多美的事情。
正当大家卖力的时候,老支书走到了沈美云面前,“沈知青,你过来下。”
沈美云在和银花一起捆麦子呢。
听到老支书喊她,她顿时把手里的话一放,满头大汗地朝着老支书走过去。
“老支书,您找我。”
“沈知青,你回去一趟,把我那话带给我家老伴,让你胡奶奶按照我说的那个来做。”
“先把我们家粮食拿出来垫着用。”
“你刚好也给她帮忙。”
抢收的阶段,整个大队里面但凡是能动的,基本都在地里面了。
老的少的壮劳力一个不差。
也就只是胡奶奶那种六十多岁以上的,手脚不便的这才没让她们过来。
“你过去了,把其他家里的没抢收的老人,一起招呼到我家,让她们一起帮忙做饭。”
“一百来人的饭菜不好做,辛苦你们一些了。”
这是给沈美云安排了新任务。
沈美云嗯了一声,她点点头,擦擦汗,“成,我现在就回去。”
她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她去老支书家的时候,哪里想到都不用老支书吩咐,胡奶奶就已经开始忙活起来了。
只能说,不愧是睡一个炕上的,她还是了解自家老伴的。
而且让沈美云意外的是,这里面还有季爷爷和季奶奶,甚至绵绵也来了。
都在那里乖巧地蹲在地上,帮忙摘菜呢。
别人都还没注意到沈美云,绵绵是第一个发现的,她妈妈走路声音和别人不一样。
果然,绵绵一抬头就看到了沈美云。
“妈妈”
她把手里的豆角一丢,朝着沈美云跑过去。
沈美云抱着她,亲了亲额头,“吃饭了吗”
绵绵,“吃了个鸡蛋,喝了一碗麦乳精。”
“奶奶煮的。”
季奶奶有些不好意思,“我和你爸两人折腾了半天,才勉强把灶膛给燃了,只是没烧一会就灭了。”
他们那边用的都是煤炉子,而且家里还有保姆,其实家里好长时间都没开火过了。
以至于这种大灶膛,两人其实都不太会用。
说起来他们会做饭,但是不会烧这种大灶膛,说出去就让人笑话。
倒是季爷爷比她还强点,起码给孩子煮了鸡蛋,又烧了热水,化了一碗麦乳精。
本来他们还说在做点其他饭菜的,结果咧,那个灶膛不好烧,烧了好久都没能燃起来。
也就只能作罢。
季奶奶还想着去买点早饭算了,哪里想到前进大队都没卖早饭的地方。
得
把小孩子喂饱了就好,他们两个老的饿一顿也没啥,这不,就是担心沈美云他们没饭吃。
下来看一下是个什么情况。
刚好遇到了,胡奶奶去招呼人回去帮忙做饭,季爷爷和季奶奶想了下,他们两个也是人啊,不会用那灶膛做饭,但是摘菜什么的总会用的。
总不能当个废物吧。
沈美云听完,笑了笑,她是知道季爷爷和季奶奶两人的,两人都是好条件出生的孩子。
又都是城里的人,做饭是会做饭,但是这种乡下的大柴火灶膛都没用过。
不会用也是正常的。她当时才来下乡的时候,第一晚上不也差点把房子都给烧了,还没把灶膛给点着。
所以,她心倒是宽,安慰他们。
“那刚好等会,大集体的饭做好了,咱们一起吃。”
见沈美云没有生气,也没有嫌弃他们废物。
这让季奶奶松了一口气,拉着沈美云到了旁边,“等回家后,教你爸去烧火,以后这饭就让你爸做。”
这沈美云可不敢啊。
老爷子荣耀了半辈子,在外面叱咤风云的,让她教做饭,她怕呜呜呜。
“别怕,他做饭可好吃了,不信让他做一顿你就知道了。”
季爷爷不用听到,就知道自家老伴在说什么了。
他唏嘘道,“好多年没做了,让我做也不是不行。”
“你和我一起。” 得
这下捅了马蜂窝了,季奶奶上去就要提着季爷爷的耳朵去骂了。
沈美云不想吃狗粮,果断带着绵绵去找胡奶奶了。
把老支书的话都重复了一遍,胡奶奶斜眼笑,“还要他叮嘱,我们都要饿死咯。”
说完这话,就把锅给拿了起来,果然看到里面熬的绿豆水。
另外一张锅,正准备烙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