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番外(2)
咱虽说看不惯任云起赚了那么多钱,咱可不能说他没干好多好事啊。他首先收助所有落难的孩子和流民,让他们在他企业里工作(有些人为了进他的地方干活,就得冒充落难哪),到处建了养老院、育婴堂。要是逢灾逢祸,从来救济饥民,活人无数!平常为人修桥铺路,排忧解难,从不推脱。他的「云起之令」,甚是古怪,软了吧几的,遇水不烂,天下至宝。他自己平时就穿旧衣服,车驾简朴,从不招摇。没有盖华厦广宇,只落脚於旅店(只是揩王爷的油很多)。如果不是因为他是王爷的男宠,大家可能会把他当圣人呢。
就是这个任云起,纠缠了王爷一辈子!有人看到他总去握王爷的手,还老去贴王爷那么好看的脸,还向王爷吹气!同行同止,亲昵可憎,甚至在宫中都如此。但皇上念他对国家贡献甚丰,不予追究(这就是为什么王爷摆脱不了他,那皇上把王爷卖啦!难怪没给王爷找个好王妃!你真聪明,我还没从这里想)。有人说,王爷只不过念他是个不能人事的废物,才收留了他。后来他给鼻子上脸,居然在王爷家办公了,天天车马往来,络绎不绝,比王爷车驾都多得多,严重扰乱了王爷的清修,只好给他另建了个苑子。(喔?那王爷对他可够好的。就是。)也有人说因为任云起从小是伺候王爷的太监,王爷只不过是放他出来,为国效力(难怪他身无长物——是这词!不是,是说他没给自己盖房置产,因为他还得服侍王爷不是?有理,不然谁那么多钱不花在自己身上)。那任云起年老后,就是个太监样儿,嗓子都是女里女气的。也有人说,任云起从小就被父母扔在了庙里(因为不能人事,父母都看出来了),地震砸了他的庙,他就流落街头。王爷心善,留了他,他还就缠住不放了!既然天生不能人事,老了像个太监也是正常的……反正他是和「不能人事」这个词联在一起了!
而这任云起不在王爷府上借光时,就云游四方,视察他那些企业。呵!了不得呀,看不过来啊。他十分无耻,每次出行,一定要携持王爷同行,大概为了打通官家要脉吧。可怜王爷的金玉贵体,为此遭受多少颠沛流离之苦!真是天愤人怨!可有见过任云起的人说,此人嬉笑怒骂,大胆放肆,连王爷都不能逃其荼毒。王爷与他同行,实是想以王爷温良的襟怀,袒护那些可怜的官宦们不受任云起的毒舌摧残。可也有被骂过的人说,挨了他的骂,简直如沐春风,如饮甘露,从心里透亮,浑身舒服。一次被骂,终身难忘,回味无穷。许多人为此,谢绝高官厚禄,一辈子给他打工。对,有个叫淘气的人就是,说只要任云起骂他,他不给钱都干哪。(是那个他煤业的大主管吗?是啊!那他也不用钱了,富成那样了。他爹天天跟人说他们家修了五百年才修出了这么金儿子,显摆死他了!)和任云起做生意的人,都恨不能拱手把钱直接给他算了,就差当下趴地上,以求他痛骂一顿。一旦成交,百般如何也跟着他,愣不愿换别的家。巴结着要多做几单就是为了不断了这联系,日后有被骂的机会。你说这天下还真有贱骨头啊。
他的随从,个个死心塌地。也是,都是乞丐出身,被他从小收留,抚养长大,自然对他忠诚无二,人不能没良心。
……
离奇的是,任云起和王爷的王妃同一天过世,七十高龄的王爷,当夜也走了。据说是抱着任云起的屍身,坐化而亡的,满脸的泪,死后不干,可那任云起是满面笑容啊!
咱朝开国以来最神勇的威武将军程大将军,当时已年届八十高龄,正在外面云游。听到消息,日夜奔丧,到了灵堂,看了王爷和任云起,拜别后,出堂站在院庭中许久不动。后来人发现,他也随王爷他们去了。好一个将军,死后不倒!
王爷的四个孩子悲痛欲绝,把王爷和任云起同葬……嘿,这我知道,我有个亲戚,就在那时给王府帮忙哪。他说,何止是同葬,那是同穴同棺,同衿同枕哪!王爷抱住任云起的手愣就扒不开啊!几个孩子哭死过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