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四 把握商机(2 / 2)

“那,我用c++试一下吧”

我随即在编辑器里自信的def了一个quickSort函数,参数是一个int数组,还有两个int值代表low和high两个档位,函数末尾加上冒号,下一行开始缩进四个空格以示尊敬,当然代码段的区分花括号必须得有。

写完这几句,双手这才收到了大脑已经在十分锺前宕机的消息,於是两手一摊表示无能为力。时间才过去一分锺,剩下时间我开始拿纸笔低头写字,沉默的面试官抬头看到还以为我在纸上排演算法,可实际上我是在拚尽最后一丝脑力回顾刚才他问我的问题,倒不是为了面试后好好复习,主要是我一会儿要写知乎,哈哈,我可真是个小机灵鬼。

期间面试官也用自己的代码快速的敲击键盘,听声音猜大概是在吐槽HR,筛选简历的时候长点心,找来面试的这都什么玩意儿。

时间差不多了,再一次厚着脸皮主动承认自己写不出来。实际上,我哪怕正经用c++写一个数组的快速排序也算话,然而当时的我满身只剩下疲惫,痛苦和羞辱。

面试官终於放我走人,长达一个小时的激情视频聊天终於结束,关掉视频的一刹那,随着浑身一阵抽搐,整个人瘫软在椅子上。我是谁?我在哪儿?刚才发生了什么?

哦,刚才发生了那种事情。我之前对那种事情还挺向往的,内心对此充满了激情和憧憬,怎么现在,对这件事情一点兴趣也没了?现在只想这么瘫着什么也不想做。要不要点根烟抽抽?哦对了我不抽烟。

原来贤者时间脑子里这么多想法……

飘飘忽忽浑浑噩噩,脑海里一直回荡着周董的音乐:这感觉已经不对我最后才了解,一页页不忍翻阅的情节我好累,你沉默看我掉过几次泪多憔悴,而我心碎你受罪你的offer,我不配~~~!

面试过程和提到的问题大致如此,为了阅读体验有部分艺术修饰,但是内容全部都是真实的。接下来咱们说点正经的。

讲真的现在的我只想把头插到土里再也不出来,之前写过超级浓的鸡汤,讲学习方法,被技术号拿去直接顶置到现在;写过高赞,讲连连看的外挂,到现在还有人私信问我能不能做外挂的私活儿,一天上千的利润;作为培训讲师讲培训机构内幕,有上海北京的培训机构给到一小时1k了我不想去,想趁年轻进大厂做技术。

在大家一顿商业吹捧之下就真的以为自己是个大佬了。

有极少数的人在评论区怼我说花拳绣腿,说我二本渣渣热衷於误人子弟,我都不以为然,心里想着等我有一天拿着大厂的offer回来证明自己!到今天总算知道他们说的是对的,打嘴炮和真有能耐是不一样的。之所以一直没有大佬来怼,可能是因为大佬不刷知乎。

今天这轮面试,算是被扒了个体无完肤,可以说是程序员面试的反面典型,当然我也不怕说出来,菜就是菜,吹水就是吹水,努力把吹过的水早日兑现,冲早有一天能成真正的大佬!

这次作为loser再说说在求职前期准备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望大家引以为戒。

1、尽量早早做好准备

面试不应该是准备好了才去,而是时刻都准备好了。如果非要说从什么时候开始准备离职跳槽,我的建议是半年。别像我一样,面试了才开始看算法和数据结构。

2、先找小公司面几次进入状态,再投大公司一举拿下。

我蠢到一开始就动用了我所有的人脉,投了bat及其他二线大厂所有的内推。算上字节跳动已经是我黄掉的第三个响当当大厂了,踩着大厂当垫脚石攒面试经,除了觉得自己蠢,我还觉得自己真特么牛逼。

3、你的简历,就是复习大纲

总有人拿网上找到的拿了batoffer的人提供的复习大纲复习,结果发现并没啥卵用。我这次字节的面试,他提出的所有的问题全部是基於我简历中的技能清单。

我认为很多人但凡能做到简历中技能清单描述的样子,就已经算了不起了。如果简历中感觉无料可写?我推荐一个好办法:

听说过名字,就写了解;

跟着帖子写过demo,就写熟悉;

项目当中用过,就写熟练掌握;

项目当中经常用,就写精通;

我就是这么写的,结果很显然,出来混,总是要还的,敢装逼,就活该被人凌辱。

4、警惕舒适区

不得不承认我在现公司呆的真的非常舒服,领导非常器重,项目和授课两不耽误,去大学实训总是受到学生的追捧,手里时不时还能接到价格公道的私活儿。

之所以想走,一方面是因为心中对大厂和技术的执念,另一方面是因为现在已经到了给自己规划的时间,碰巧赶上互联网寒冬是没有办法的事,但是我仍然坚信真正牛逼的人是不会被寒冬所阻拦。

最近的几波儿面试直接把我打到怀疑人生了,面试完后双目无神的望着天花板不知道该如何评价自己。授课到现在带过的学生虽然不多,但是送进一二线大厂的没有二十个也有十几个了(我们机构不造假学历,都是实习生进的),怎么我这个老师找个工作这么费劲?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人扭曲?是大厂真的飘了还是我确实拿不动刀了?

“如果程序员对职场感到迷茫,对眼下的舒适感到不安,我建议他出去面试,不见得要走,但是你要出去,听听市场对自己的评价。”

这句话是在一个求职公众号里看到的,我觉得不光程序员,任何职场人都该深以为然。我对职场虽不迷茫,但是面试一波儿就发现,我在毫无意识的情况下,在工作三年这个节点成长上已经被人甩下一大截,更要命的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完全比不上应届毕业的实习生。

往后日子里赶紧老老实实看书,踏踏实实做事儿,早日兑现自己曾经吹过的牛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