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第029章(1 / 2)

农门福女 寒小期 14086 字 3个月前

第029章

“半个月前才量了身形做的新衣裳,这就穿不上了”

待太太秦氏得了消息立刻赶到小跨院时, 事情其实已经告了个段落。

长房嫡女澜娘经过大夫诊断后, 就被仆妇送回了自己院子;针线房留了一人下来,毕竟那被娇娇撑破了盘扣的衣裳还要等下一步指示, 看是改尺寸还是修补一番;至于娇娇本人则已经换上了她原来的宽松衣裳, 懵逼的坐在堂屋里等着太太秦氏。

秦氏在来的路上就大概的知晓了前因后果, 不过她瞪着那盘扣脱落的衣裳,愣是半晌没能回过神来,满脸都是不可思议。

“太太,这衣裳”针线房的人迟疑的问道,“若是改尺寸, 怕是一时半会儿的完不成。”

“最快需要几日”

“这衣裳本就是改小容易改大难, 偏这款式又是府城近段时日最时兴的, 要是腰背都放宽了,就失了美感。还有一点,很多地方都绣了暗纹, 若要改大, 怕是得将暗纹拆掉, 再重新”

“我问你, 需要多久”

针线房的人一个哆嗦, 噗通一下就跪下了地上“回太太的话, 至少七八日。”

秦氏脸色阴沉的几乎能滴下水来“才半个月你们到底是怎么照顾大姑娘的”

这话一出, 除了娇娇以外的其他人尽数跪倒在地, 脸色煞白, 却又不敢辩解。

娇娇看着嫡母,犹豫片刻后,开口解释道“我来家前大病了一场,差不多有十来日都没好好进食,又舟车劳顿的,这才那么瘦。在家养了半个月,可不得稍稍补回来点儿”

秦氏不敢置信的望向她“你你那么瘦”

“对呀。”娇娇一脸认真的点了点头,指了指自己,“我刚回来时,比我原先瘦了至少百来斤。”

“什、什么百来斤等等,你让我仔细想一想。”秦氏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她其实算是整个冯家头一个知晓娇娇存在的人,不过就算如此,她也并不知晓全部的真相。

道理很简单,所谓的秘密,本就是越少人知道越好的。因此,娇娇亲爹只统一了个说法告诉家里人,没说娇娇是奸生子,只道是外室女。至于为什么明明家中嫡妻不介意他纳妾,他偏还要在外安家,借口还是挺容易找的,譬如对方身份太卑微,与其让她入府,不若养在外头更合适些。又说对方已病故,这才将女儿带回了府中。

“老爷说,你的生母刚过世”秦氏倒是能理解娇娇不曾戴孝,毕竟对方身份卑微,加上老爷要带她回来认祖归宗,那肯定不能给亲娘戴孝。事实上,就算是冯家正经的妾室没了,其亲生儿女也仅仅是在心中哀悼,根本就无需戴孝,冯家也不会允许他们戴孝的。

娇娇犹豫了一下,到底还是点了点头“对,我亲娘已经过世了。”过世是真的,只不过并非刚刚过世。

秦氏显然没意识到娇娇的回答里故意略过了刚过世的“刚”字,她只以为当闺女的不愿意提起生母离世一事,因此也没过多追问,而是岔开话题道“所以你在回府之前大病了一场”

“是的,病得很严重,前后大概有半个多月,差不多二十天吧。”娇娇回忆了一下,“其实具体日子我也有些迷糊了,反正就是病得昏昏沉沉的,每天醒来就哭,哭累了就晕过去,也没怎么吃东西,就婢女拿米汤硬灌了一些就这样吧,应该是的,反正后来我就被父亲带回来了,路上也挺累的。”

娇娇其实不太愿意回忆那段时日,甚至有时候,她更愿意去回想上辈子的事情,毕竟除了最后的死亡外,她整个人生都是很顺遂的。就连最后的死亡,也谈不上有多痛苦。她只觉得,生离比死别更叫人难以接受,不愿回想。

而娇娇在说这段话时,秦氏一直认真的看着她,看她一脸的难过,眼底里也都是满满的痛苦,这才信了她的话。

可要是娇娇说的话句句属实,那么她刚才所说的,瘦了百来斤

秦氏觉得自己要疯,但她还是坚强的问了出来“也就是说,因为前不久的那场大病,你一下子瘦了百来斤百来斤”

“是啊,我本来挺胖的,一下子掉了一半的肉,其实生病还好,主要是我当时人太难过了,想不开,就有种不想活了的感觉。好在,后来我还是走出来了。到了府里后,我就开始正常的吃喝,肯定会稍稍补回来一些的。”娇娇觉得没问题啊,任谁大半个月光凭米汤维持生命,都能掉肉的。可她已经缓过来了,那还不兴她给自己补补

真要说补身子骨,娇娇觉得自己也没吃什么,无非就是很正常的吃喝,而且对比先前,她吃得已经很少很少了。如今的她,是刚去刘家那会儿的一半,掉了百十斤肉呢

“太太,我已经很瘦很瘦了。先前您叫人给我量体裁衣的时候,我也有提醒他们,不要做紧身的,要稍稍宽松一些的。可那些人说,都做,有宽松的,也有府城里最时兴的,还说是太太吩咐了的,让给我多做几身好衣裳。我听她们都这么说了,就没再说什么。”

秦氏一个眼刀子甩向针线房的人,后者忙不迭的开口解释道“太太,我们针线房一共给娇姑娘准备了十二身春装,里头有一半是宽松的,另外一半则是府城里最时兴的款式。这不是赶了巧了,急赶出来的正巧是时兴的衣裳,想着春日诗社上好叫娇姑娘不叫人笑话了去”

得了,原因倒是找出来了,可解决办法仍旧没有。

这时候,娇娇开口建议道“不如这样吧,我不参加那什么春日诗社了。反正我也不会作诗,我认识的字都没多少”

“不行。”秦氏摇了摇头,叹息着道,“你以为只是单纯的作诗吗整个府城的官宦人家都知晓咱们家新来了一位小姐,偏生你出身不够高,又不能专门为你办一场宴请,其他的借口也没有,只能借着这春日诗社的名头,将你介绍给其他人。你若不参加,这不是涮人玩儿吗”

“介绍我”娇娇震惊了。

“放心吧,你肯定不是主角。”秦氏看了看眼前这个体态丰腴的庶女,她其实不太能够想象这胖丫头再胖个百十斤是个什么情形,可她还记得刚才娇娇说起病倒暴瘦时那一脸难过的样子,多多少少还是有些怜惜的,“就是因为不能直接拿你当主角,所以咱们冯家才必须找出一个合适的理由,将你介绍给其他的亲朋好友以及你父亲伯父他们的同僚。懂了吗”

“那春日诗社太太,我真的不会作诗。”

“有澜娘在呢,诗社如今的主人是她,她又是咱们冯家长房嫡女,你们这一辈儿中,身份地位最高的姑娘就是她了。所以,你更要参加诗社,到时候澜娘会抢过你全部的风头,这样你既能在众人跟前露个脸,又不至于让人一直盯着你看,咱们冯家也就暂时将这事儿糊弄过去了。”

娇娇听懂了,也就是说,春日诗社她是不得不参加的,躲不得也避不开。

“那我穿原先的旧衣裳去呗,横竖大家不都在盯着澜娘看吗”

“不行。”秦氏断然拒绝,却没有说出理由来。

秦氏身边的陪嫁嬷嬷倒是心里有数,这娇娇虽然是以庶女的身份参加春日诗社的,可代表的却仍然是冯家的脸面。再一个,正因为她是庶女,才愈发要打扮得体面大方,不然只怕回头外面就能传出秦氏这个嫡母苛待庶女的风言风语来。

陪嫁嬷嬷也在帮着想法子,她凑近秦氏的耳畔,低语了几句后,秦氏顿时眼前一亮“就这么办”

“让针线房的人立刻将衣裳缝补好,必须叫人瞧不出丝毫破绽来。再同大厨房吩咐一声,从今个儿起到诗社开始那日,大姑娘饮食减少,每日两餐,过午不食,点心也不必上了。”

在娇娇震惊万分的注视下,秦氏很快就安排妥当了。

这改衣服尺寸是很难的,尤其是小改大,可仅仅将盘扣修复却是极为容易的,以绣娘们的本事,不用两刻钟就能修复完毕了。

针线房的人高高兴兴的捧着衣裳离开了,而秦氏身边的大丫鬟也去大厨房那头吩咐了,其他人都一副事情终于解决了的轻松状态,唯独娇娇彻彻底底的傻眼了。

“等等太太您刚才说的什么意思”

“放心吧,统共也就两天了,哪怕两天不吃饭也不会有事了。你不也是了,早些时候足足有大半个月没怎么进食吗”

“所以我掉了百十斤的肉啊”

“嗯,如今不用你掉这么多肉,少个斤就可以了。我看着,你也就比半个月前稍稍圆润了一点儿,要不是衣裳是掐着腰身做的,我还真没瞧出你胖了。”秦氏边说边打量着娇娇,其实仔细观察,娇娇的脸还是比原先圆润了不少的,其他的因为有衣裳遮着,瞧着并不明显。

娇娇还要抗议,秦氏却已起身准备离开,临走前又撂下话来“你兴许跟以前比是瘦了不少,可咱们府城这边都是以瘦为美的,瞧瞧你那些姐妹,你就知晓个大概了。行了,就这样吧,先将春日诗社混过去再说。”

一句话,等待娇娇的就是两天之内必须瘦下去

秦氏的执行力还是不错的,她一声令下,直接影响到了娇娇的一日三餐。哦不,应该是一日两餐。

今天的早饭已经吃过了,于是,娇娇只剩下了一顿午饭。

冯家这边惯常是三餐两点的,除了早中晚饭外,还有下午的茶点,以及晚上夜宵。当然,对于娇娇而言,这已经是过去式了,如今的她执行的是一天两餐。

早饭,午饭。

秦氏下的命令是过午不食,大厨房以及小跨院的众仆妇丫鬟严格执行了她的命令。

所谓的过午不食,原本是佛陀为出家人制定的戒律。严格来说,就是从太阳升到天空正中间开始,一直到次日的黎明,这个时间段是不允许进食的。

娇娇当然听懂了,正是因为她听明白了,才倍感绝望。

黎明天亮后吃早饭,晌午之前吃午饭,再然后就不能再进食了,得一直等到第二天鸡鸣破晓时,才能再度用饭

这是何等的绝望啊

更叫她绝望的事情还在后面,等她的午饭送上来时,看到那只盛了半碗的碧梗米粥,以及两碟佐饭吃的小菜后,娇娇只觉得满满的绝望扑面而来,一时间她只想撒手人寰。

“这是我的午饭”

本来,她还想午饭多吃些,好歹能撑到第二天吃早饭。可看着送到自己面前的午饭,她只想学着今早的堂妹澜娘那样,一个倒抽凉气仰面撅过去。

无奈的是,经过了半个月的调理,娇娇的身子骨已经好了大半了,一时半会儿的,她还真没办法抽过去。

可要坚信,她的肉体是还坚强的屹立着,但她的灵魂早已升天了。

升天了

半碗粥是什么概念对娇娇来说,塞牙缝都不够

“大姑娘,您别看冯家给各位姑娘的份例菜都不错,可其实没人会真的吃完的。就说长房的六澜姑娘,她是长房嫡女,份例是您几乎一倍,可她每日也就用那么一点点,多余的都是给了她身边伺候的人。”张嬷嬷见娇娇一脸的绝望,努力劝道,“份例菜只是份例菜,真的没有哪个主子会吃完的。”

“为什么不吃完大厨房做的饭菜很好吃啊”

“没人会这么做的。甚至连少爷们,他们还是爷们呢,吃得都没您多。”

娇娇的面上除了绝望就是不理解,那么好吃的饭菜,居然不吃完虽说不吃完也有下人帮着吃的,称不上浪费,可下人的饭菜呢由再下一等的来吃

张嬷嬷劝了几句,见她根本就不像是听得进去的样子,也就住了嘴,只将盛了粥的碗稍稍往她跟前推了推“趁热吃了吧,回头凉了就该闹肚子了。”

“这么点儿,还能闹肚子”话是这么说的,娇娇还是老老实实的将粥喝完了。

其实连佐饭的小菜都不需要的,就那么点儿粥,没几口就喝光了,哪里用的着小菜配饭吃不过,娇娇仍是将小菜也一并吃了,觉得齁得慌,又灌下了一壶茶。

“太太没限制我喝茶吧”

张嬷嬷挤出笑容来回道“回大姑娘的话,茶水是不限的,就算过午不食,您想喝茶还是可以的。”

娇娇“哦”了一声,起身悲伤绝望的回内室去了。张嬷嬷见状,忙上前拦住她“大姑娘,您才刚用过饭,最好是能稍稍走动一下。要是立刻歇下,怕是会积食的。”

“积食”

“要不然,您去园子里逛逛已经开春了,园子里的花花草草也该冒芽儿了,瞧瞧去”

面对张嬷嬷满脸堆笑的建议,娇娇完全听不进去,她满脑子都是刚才那句“积食”。

就那么几口粥,还能积食不对,她刚才喝粥了吗肚子里完全没东西,她没喝吧对,没有,她的午饭还没送来

最终,园子还是没去成,娇娇只在屋内转悠了两圈,就一头栽倒在了榻上,说什么都不肯起身。张嬷嬷也不好做得太过分了,只得无奈的妥协。不过,她这才刚妥协,那头丁嬷嬷就来了,因为又到了每天学规矩的时刻了。

娇娇苍天啊

别看秦氏在妯娌之中地位最低,可在她自己房内,却是说一不二的。

在给娇娇下了一日两顿、过午不食的命令后,秦氏也有同老太太提过。老太太觉得可行,其实对于冯家其他女眷而言,这不算什么太难的事情,哪怕冯家执行的是三餐两点制度,可事实上就像张嬷嬷说的那样,没人会当回事儿的。

早饭就算摆上七八样,姑娘们也不过是浅尝两口粥,吃半个蟹黄包子,再挟两筷子小菜,说一声饱了,就漱口下桌了。

午饭和晚饭也类似,哪怕长房嫡女澜娘的份例菜再多再好,她每回也不过吃口饭,两筷子菜,觉得不饿了,自然就撂下筷子不吃了。

至于点心,通常情况下,对于大户人家的女眷而言,所谓的茶点更像是闲聊时分。几个姐妹坐在一起,聊聊最近发生的事儿,谈谈看书的感悟,然后拈一块点心咬上小小的一口,再就是捧着一盏茶仔细品茗,下午茶时间也就这样过去了。

老太太丝毫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还夸秦氏做得好,早该如此了,哪里有大家闺女大吃特吃的姑娘家本就胃口小,为了身段,少吃几口又能怎么样呢

“是该仔细着点饮食,瞧瞧咱们家的姑娘们,各个都是杨柳腰,偏她就罢了,她先前是没人教,你以后在她身上多费点儿心,横竖过不了多久她也该嫁人了。”

秦氏也是这么想的,就算捱日子,也要捱到娇娇出嫁。

可问题是,她听老太太提了这事儿,忽的就心中惴惴不安起来。

嫁女儿很容易,嫁娇娇

秦氏徒然间打了个寒颤,从心底里升起了一种不祥的预感。

都说一家有女百家求,秦氏已经替她亲生的七个嫡子一一求娶了儿媳,也替两个庶子都说了亲事,如今也就只剩下最小的那个要等年底才娶妻,其他人都已经成家立业了。

以前,她没觉得婚嫁有多难,最多也就是感概一下,三房的嫡女婠娘眼界太高,挑挑拣拣一直没能定下来。可说白了,婠娘也不是嫁不出去,只要她愿意稍稍放低点儿要求,绝对能够立刻出嫁。再一个,这几年里,一直都有人跟婠娘提亲,只是始终不曾定下来而已。

再想想娇娇

秦氏决定等夫君回来后,跟他好好谈一谈。

有着同样想法的人还有娇娇,她也急切的盼着她亲爹能够早日归来,她觉得自己迫切的需要跟亲爹沟通一番。

这是她刚吃完第一顿精简后的午饭时,内心里冒出来的想法。

等她吃第二天的早饭后,再吃完午饭后,她就没这个想法了,因为她就快要饿死了。

饿

饿

饿

没有经历过饥饿的人恐怕根本就想象不出来那种感觉,那种饥饿感仿佛是有一只大手在胃里狠狠的抓挠,挠心挠肺,弄得她完全想不到别的,只满脑子都是饿饿饿。饿得她头晕眼花、四肢无力,眼前更是一阵阵的发黑,一副随时随地都能升天的模样。

张嬷嬷见情况不妙,立刻禀告了太太秦氏。

秦氏也没想到节制饮食的效果是如此的立竿见影,眼见娇娇已经饿得下不来床了,她也着急了,忙命人去唤了大夫来。

大夫也是感概万分,这以前吧,虽然冯家也会隔三差五的请个平安脉,但真的没那么频繁。再说了,平安脉一般是出不了什么问题的,也无需开药方,就算有个别需要进补的,那也是用府上药房里的补药,毕竟是大户人家,谁家还没些人参灵芝鹿茸呢

可就是在这半个月内,大夫一趟趟的往冯家跑,每次都是有主子出事,要开方要抓药要熬药,大夫不光能赚一笔不菲的问诊费。又因为冯家在府城的地位超然,连带药铺里的生意都跟着上来了。

专跑大户人家看诊的大夫自是知晓冯家半个月前新来了一位小姐,也猜到了这位新入府的小姐造成了府内的生机盎然。因此,一听说是给那位小姐看诊,大夫诊得分外认真,并告知无大碍,只是饿过了头。

坐在屏风后头的秦氏很是尴尬,总觉得“饿过了头”这话听着不太好,有种她苛待庶女的感觉。

深知秦氏的陪嫁嬷嬷上前委婉的表述了自家姑娘体态过于丰腴的事儿,又向大夫讨教,看能不能想个辙儿,既能叫姑娘坚持下来,又能不继续长肉的。

嬷嬷说这话时,其实不抱什么希望,不想大夫还真就给出了一个建议。

吃糖。

都不用寻那些名贵的糕点,只需最常见的土红糖,在她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喂个一块半块的,就又能撑许久。

因为娇娇本身没有什么问题,这次大夫并未开方子,可秦氏还是很大方的给了诊金,就冲着吃糖这个主意,她觉得也值当。

大夫走后没多久,大厨房那头就送来了糖罐。

红糖这玩意儿是常备着的,兴许在乡下地头算个稀罕物件,在府城里什么都不是。送过来的糖罐子里大概有十来块土红糖,被切成了大拇指指头大小的方块,整整齐齐的码在罐子里。

张嬷嬷接过了糖罐,向秦氏保证,一定会看情况喂娇娇吃的。

见事情解决了,秦氏便要离开。

“太太”娇娇气若游丝的将人喊住,问她,“老爷什么时候回来”

只要娇娇不是讨要吃的,秦氏对她还是很宽容的,当下就回道“老爷今晚就该到家了,你若是想见他,就等明个儿诗社结束后,我让他过来瞧瞧你”

“今晚不行吗”娇娇好绝望,她有种活不过今晚的不祥预感。

“我也不知道老爷具体什么时辰能回来。大姑娘你要明白,就算老爷是你的父亲,若是已晚了,你们也不好见面。”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娇娇也没了法子,毕竟若是秦氏不让,哪怕她亲爹回来得早,那她也没办法把话传到,因此她只能妥协道“太太答应我,明天诗社结束后,让我见见老爷。”

“可以。”秦氏又问她还有什么事儿,得到没有的回答后,便离开了小跨院。

在离开后,陪嫁嬷嬷迟疑的问秦氏“太太,您不担心大姑娘跟老爷告您的状”

“她真要告状,我又能如何呢总不能拦着不让他们父女见面吧老爷出门了半个月,肯定会过来瞧瞧大姑娘的。”秦氏苦笑的摇了摇头,“就不说大姑娘了,我也有话同老爷念叨念叨,大姑娘的亲事唉。”

陪嫁嬷嬷缩了缩脖子,她也觉得娇娇的亲事够呛。

都说冯家的女儿不愁嫁,这话搁在娇娇身上怕是不准了,她最大的问题不在于她外室女的身份,事实上只要她上了族谱,冯家承认她是庶女,这些就不算什么麻烦事儿了。

即使是庶女,只要冠以冯家之名,一样有很大的挑选余地。当然,亲事的档次肯定不如嫡女,但其实真要说起来,比嫡女的选择更多。

冯家嫡女通常嫁的都是门当户对人家的嫡子,可整个府城有多少能跟冯家门当户对的就算有,还要是嫡子,自身还得出色,年岁也得相当,这就局限了范围。

反而是庶女,既可以嫁给门当户对人家的庶子,也可以嫁给略低一两个档次人家的嫡子,还可以跟父辈同僚的族中子侄通婚,甚至运气好的话,还能嫁给门第略高人家的庶子

但这其中显然不包括娇娇。

假如娇娇如今年岁尚幼,那问题还不大,偏生她已经十六岁了,规矩不行,体态丰腴,这还不算其他无伤大雅的小问题,可以说是毛病多多。这该择一户什么样的人家呢

秦氏愁死了,她决定将这个难题抛给她夫君。

冯四老爷确实是当天晚间回来的,只不过他回来时已经挺晚了,别说见娇娇了,事实上秦氏都没能跟他说上话。不过,次日一早,夫妻俩还是碰了面,就娇娇的近况以及亲事问题做了简单的交流。

多年以来,冯四老爷同秦氏的夫妻感情都很不错,也称得上是伉俪情深。哪怕冯四老爷经常离家外出,就算在家时,也会去妾室房中过夜,可他们夫妻之间真的一直很和睦。

可那是从前的事情了。

一提起娇娇,秦氏就感觉脑壳生疼,太阳穴突突的跳,她就想问问老爷,为什么要把人带回来呢直接补贴她不好吗嫁妆给双倍,给三倍,给十倍不成吗反正带回府上也是要嫁人的,在家里也待不了太久了,为什么非要带回来呢

秦氏深以为,这是老爷嫌她的日子过得太好太顺太舒坦了,这才徒然抛给她一个巨大的难题。

“老爷,您带大姑娘回府前,就没考虑过这些问题吗她自幼生活在外头,规矩习惯都跟咱们差太多了。横竖她迟早要嫁人的,为什么不让她在外头就嫁了还是您觉得她回府恢复了身份后能嫁得更好可您有替我想过吗替府上其他姑娘考虑过吗就算不提这些,您觉得大姑娘能嫁到什么人家门当户对的怕是不敢上门提亲。”

一连串的问题径直又抛回给了冯四老爷,弄得他一脸懵圈的同时,又实在是有苦说不出。

他原先就没想过要将人带回来,只是事情捅破了,冯源那头实在是接受不了整个人生成了笑话这个事实。他倒是能够理解,毕竟要是换做他被戴了绿帽子,还一戴就是十几年,保不准他能做出更疯狂的事情来。

所以,他没办法强迫冯源再度接受娇娇,又不能将孩子丢给明显就不靠谱的刘家,这不就只剩下唯一的一个选择,将人带回府中。

瞧着偏头疼又犯了且有着抑郁迹象的太太秦氏,冯四老爷最终还是没将事实说出来。

有苦说不出啊

再说了,这不还是他造的孽吗就算责任不一定全是他的,可在这个事情里头,秦氏的的确确是全然无辜的。

于是,头疼的人从秦氏变成了他。

娇娇望着镜子里无比消瘦的自己,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两天的时间其实也瘦不了太多,可胖瘦原就没个定论,端看你拿什么作为比较。

冯家的人是拿自家姑娘以及同等人家的小姐们作为标准的。这名门闺秀,除非是历史上以胖为美的朝代,不然就没一个能称得上是胖的。本朝是以瘦为美的,细腰才是标配,大户人家出身的小姐,各个都是杨柳腰,一副弱柳扶风的娇弱模样。

就拿长房嫡女澜娘来说,她今年十三岁了,算是个半大姑娘了,身形已经开始抽长了,尽管还未完全长开,可看着却是脱离了小孩子的范畴。然而,就娇娇目测,澜娘最多也就六十斤。

像三房嫡女婠娘,她比娇娇还大了两个月,一样都是十六岁的年纪,两人身高类似,可婠娘的体重目测最多八十斤。

娇娇深以为,不是她胖,是其他人太瘦太瘦太瘦了

她如今对比刚离开下河村赶往刘家时,瘦了有差不多一半了,如今最多也就是一百二三十斤,真的不算胖了。只不过,她脸型偏圆,看着肉嘟嘟的。可她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