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弟台,请看看。”知府伸手掀开绣帏,推开帏后一康暗门,举手遭:“老弟台,这是下官藏放绝密档案之处,有关老弟台一案,请与下官二人四日,共同看一下便知!”
自己已先入帏。
帏内是一间大约二丈许的房间,除了一张建漆书案与一把太师椅外,只有四壁图书,净无窍尘。
这便是秘室中的秘室。
知府亲自把室门严加封闭,再由襟底取出锁匙,开了书案的抽屉大铜锁,取出一叠档卷。
再由档卷中取出一封密柬,见柬套的上下烫了火漆,当知其机密性。
知府郑重地把柬中的精致“泥金笺”取出,展开,往书案上一放,道:“辛老弟台,请过目。”
辛维正也不客气,只道了一声:“谢过了,有僭。”
他迅阅一遍,不由又惊,又怒!
原来,密柬乃两湖巡阅使亲笔写的一手“蔡京式”字条,花押签名下,还加了官印。
内容大意是说据查金汤堡勾结江洋大盗,密植党羽;堡主金鹏举死后,由黄某人继续网罗爪牙,密图不轨。如让金汤堡做大下去,布置一广,一朝将成大患。
尤其是黄某人门下三徒,无一善类。黄某人第三徒辛某人公然在宜昌杀官留名,显系准备公然叛逆,即将大举之先声。
由於该堡为岳阳所辖,照理应由该县府负责防患并拘讯,但惟恐岳阳县胆小畏事,不敢招惹该堡,故特准直由贵府重办,绝勿徇情袒顾。事关重大,务必严予查究,彻底根除。如该堡胆敢抗拒,火速驿马八百里上报,当派干员协助处理等。
最后这两湖巡阅使还以好人姿态,表示除了公事下达外,特再以私函关照,系本爱护嘉勉之意,务期严办。有功受上赏,误事则难再加维护为词,颇有“一帷剑匣灯”之妙。
这种密柬,确实紧要,不经六目的。
辛维正心中明白,知府所以不惜泄漏如此重大机密,以示讨好,并非只是为了畏惧金汤堡的严厉报复,而是病急乱投医,想借他辛维正之手,对他惟一的爱子加以援手。
内情显然出人意外的复杂,决非移祸江东的简单。
显然,这里面有极可怕的阴谋,不止於对付他辛维正一个人而已,而是要彻底消灭金汤堡!
叛逆罪名如天大,非同小可,轻则灭门,重则株连九族,这不是小事!
只是,两湖巡阅使为何会有这一毒手’
是否金汤堡与两湖巡阅使有过恩怨?
江湖人物与官府,谈不到直接的恩怨,惟一的解释,是根本上就站在对立地位。
平时相安无事是勾结得好,或因各有顾忌。
一旦一方受到“严重损害”时,就会动脑筋,下杀手了。
金汤堡为何成了两湖巡阅使的背上刺!眼中钉!这是一个主要问题的症结所在。
或者,另有人策动两湖巡阅使借刀杀人?
当今之世,有谁有此巨大潜力,能使官府受他驱策呢,
所加给金汤堡的“罪名”实在太大,叫人没有说话的余地。
可是,两湖巡阅使至少该明白,如果只凭岳阳一府、一县的官兵,即使倾巢而出,也动不了金汤堡一分一毫!
那么,何以一愚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