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1 / 2)

“可以,这个活我接了。”

“主要就是硬度越高越好,耐磨性越高越好。”

“其他,达到锉刀的普通标准,就可以是吧”

秦军看了那么一会儿技术要求,就答应了,而且答应的十分肯定。

这让玉爱国有点高兴,不过,他都说的什么

“应该就是这样,你就按照这张纸上的要求做就行。”

虽然不太懂,但是玉爱国还是知道,秦军有信心完成任务。

“你可一定要上心。”

“这个任务很重要,如果能完成,以后你想要什么,都会简单的多。”

说到这里,玉爱国还是害怕秦军不放在心上。

他就再次着重道“这是为了加工一批特殊工件,上面分配下来的任务,懂吧”

“我知道的就是,这肯定是一种特种工具。”

“要求虽然很高,但是不能因为要求高,就不努力,一定要完成。”

“对了,这一批锉刀要一百件,一共有十种型号,也就是说,总共十套,每套十件。”

“数量不多,但是价格还可以,不管大小每件都是十块钱。”

“所以,总的加工费用是一千块。”

“不要忘了,交货时间是一個星期之后。”

秦军无语,十块钱一件,价格是不低,但是要看你的技术要求啊

可比金刚石硬度的锉刀,你就给十块钱一把

就这样,还说价格给的不低

幸亏数量少,也就一百件,就算白送也没什么。

再说,这是特殊任务,就不能用钱来衡量。

想着这个技术要求,秦军倒是有点明白这批锉刀的作用。

这个时候,秦军突然间想起来一条新闻。

无缘无故的,就是因为玉爱国的话,本来一条早就忘记,或者说随意扫了一眼的新闻,突兀的就出现在脑海之中。

他手握锉刀,一边制造大国重器,一边镌刻爱情誓言

他创造的“0003毫米加工公差”,被称为“文墨精度”。

歼15战机的许多核心零件,尤其是有“对接高难度动作”之称的操控系统,都受益于这一精度。

这种精度代表的什么外行人可能不懂。

但是,你只要知道行业定义的“0003毫米加工公差”,相当于头发丝的二十五分之一就行。

这是数控机床都很难达到的精度,却是由他所创造。

文墨精度,就是由大国工匠方文墨使用锉刀创新的。

他用手里的锉刀,打造国之重器,也用这把锉刀,锉磨妻子剪影。

人家是幸福的一家人,而秦军现在还是孤孤单单一个人。

想到这位高级钳工,秦军只能是满心感叹。

所以,听到要求加工这么一批奇葩锉刀,秦军什么都没说。

他就知道,锉刀越硬,加工精度越高。

这是在机床加工行业,普遍存在的真理。

算了,一个星期赚一千块,也算是意外之财。

看着玉爱国,秦军笑了起来,他感觉一个星期的时间有点太紧。

但是,如果手工搓,这些时间也富裕。

本来还想着应付一下就好,现在不行了,就算是没有条件,也需要努力做好。

这种任务,玉爱国一说,秦军就知道,这肯定是军工任务。

像是这样的任务,原来他在南方的很多小厂都遇到过。

只要有加工条件,一些赶工的任务就会溢出来,分发给一些小厂来完成。

当然,能够接到这种加工任务的厂子,其厂长肯定是有关系。

而且这些任务,肯定是边缘任务,不太重要,能做的更好,自然是好。

就算谁都完不成,人家也肯定有准备。

这一次玉爱国能帮他接到任务,里面肯定走了一些人情关系。

要不然这种任务,怎么也落不到他一个三无小厂身上

而要想任务完成的好,肯定需要一些特殊矿物。

比如碳化铌,没有这玩意,肯定不能精益求精,但是也不是不行。

“还是弄点简单的硬质合金吧复杂的现在也没有条件,实在是做不来”

算了算,以他现在的条件,也就只能简单的冶炼一批合金。

现在秦军手中就有点钨矿和钴矿,而且还都是东拼西凑来的。

钨矿是战略金属,肯定是之前通过玉爱国买来的。

而钴矿就不用那么麻烦,因为齐鲁之内好几个城市,都是烧制瓷器的。

而烧制青花瓷,就用到钴矿。

“一百件,还是分为十套,这不就是要开十个模具”

虽然已经决定接下这个任务,但是该有的要求,也需要有。

因为每套模具就生产十件锉刀,如果是后世,连开模的费用都不够啊

摇了摇头,秦军对于那一千块钱的加工费,感觉有点像是开玩笑啊

“任务我会尽快完成,但是原材料您得解决啊”

秦军这一次可不客气了,人他要,原材料更是需要。

铜、铝、钨、钴、锰等等,只要是有可能用的,这一次秦军都列成一个表单,交给玉爱国。

没等玉爱国说什么,秦军这一次先跑了。

国家既然有任务下达,那自然是要第一时间完成。

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秦军打算去看一下自己的那批新来的机床。

等秦军走了,玉爱国也收拾了一下,立即来到旁边的一个小办公室。

此时这边的办公室之中,正有两群人在说话。

如果秦军在这里,就会认出来,这里的两个领头的,他都认识。

走进办公室,玉爱国立即笑着道“两位领导,秦军答应了。”

“答应的很痛快,我就说了,这种小任务,对他来说一点难度都没有。”

看着钱文化,玉爱国笑的一脸褶子。

省城距离他们这边太远,要薅羊毛,还是去地区更方便。

至于县城,还是算了,那边连羊都没有几只。

所以,玉爱国直接略过县城的一些工作人员,对着钱文化笑的一脸谄媚。

“你小子,又不是做买卖,至于笑的这么热情吗”钱文化耻笑道。

玉五经一听就不乐意了“做生意怎么了都什么年代了居然还拿这个说事”

“走,我们这次下来,就是要看看你们这边改革的成果。”

钱文化不屑的道“说的好像是你在改革一样这里如果没有我支持,能出什么成果”

虽然这么说,但是钱文化的速度却很快。

一群人站起来,立即推门走出办公室。

“几位领导,要不要先去看看我们的制造厂”

玉爱国在一边领着众人,走出公社大院。

在公社大院隔壁,原来的一处大院,之前几年用来当仓库,储存的是各种不合时宜的东西。

现在这里已经清空,用来装配各种农机。

不管几位领导愿不愿意看,玉爱国都已经领着人走进来。

一进来,就看到一排排生产线。

这是白玉跟着秦军学来的,所以形成一条条简陋的生产线。

一条线上,有人处理机械外壳,比如打麦机的外壳。

他们这边有一台剪切机,是之前秦军用废品组装出来的。

这台机器有两个功能,一个是用来剪切钢板,另外一个是压弯,也就是折弯。

两个人一组,抬着一些薄铁板,先是剪切出形状,再用折弯机,压折出需要的形状。

这两人就只做这么一道工序,他们做完,会有其他人接手焊接。

这一步完成,这一部件也就差不多完成,最后是打孔或者喷漆。

喷漆晾晒之后,就会最后组装在一台打麦机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