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有便宜不占王八蛋(求订阅)(1 / 2)

风衣、喇叭裤,带给秦军最大的印象,就是那喇叭裤紧紧包裹着的身体紧要部位。

除此之外,对他还有什么影响

不过,接着他就想到蛤蟆镜。

突然间秦军意识到,蛤蟆镜是墨镜啊

墨镜这东西,焊工带着可是能保护眼睛。

“大爷,等等,我去问问有没有蛤蟆镜。”

“什么蛤蟆镜还老鼠镜呢”

秦志奇就害怕秦军乱花钱,所以刚才就拉着他想走。

秦军立即道“是一种墨镜,能保护眼睛。”

最近秦军在委托不少人,给他雇佣一些技术工,其中最急需的就有钳工和焊工。

焊工的基本工具,他得有。

绕过秦志奇,秦军来到那个摊位跟前。

老板是个年轻人,也只有年轻人才敢现在这個时期,在北方的农村卖流行服饰

只不过,他还是不行,因为喇叭裤他没敢穿。

拿起一件风衣看了看,也不知道是哪里的三无小厂生产的,质量堪忧。

而就这样,一件风衣居然敢卖十五块他这是想瞎了心啊

“你这衣服卖十五有三尺布吗”

“三尺布才多少钱就算加上布票,也不值三块钱”

“呵呵,真当我们是傻子”

“也不能这么说,你看这人穿着还挺好看”

“好看能当饭吃啊”

果然,秦军稍微一靠近,就听到几个年轻人在嘀咕。

他们这边热闹,一些不想在队里下苦力的年轻人,自然一有空就会跑过来。

家里人也不管,因为在队里赚的那点公分,才能换几个钱

在这边呢随便干个装卸工,就能赚一两块钱。

一天不用多干,就装卸那么一两吨货,就是块钱。

所以,这边的人都有钱,而且是活钱。

能赚,自然就敢花。

这边的人消费能力强,就能吸引来小商小贩。

只不过这位老板有点失算,因为这农村人他就没看过追捕,并不认识高仓健,也不知道谁是真由美

想到这一点,秦军感觉有点好笑,也感觉有点悲哀。

七八年,这穿风衣戴墨镜的铁汉造型,就已经风靡国内各大城市。

而这也成为了这个年代年轻小伙们的穿衣模板。

据说,有家国内服装厂,在追捕放映后,赶制出了类似款风衣。

半个月功夫,十万件一销而空。

要知道,这时候人们的工资才区区几十块。

为了离偶像更近一点,这个时候的小伙子,甚至会在不刮风的时候竖起衣领。

可是这些流行服饰,对于农村人来说,却是很远很远。

“喂,你是老板不要傻站着了,他们没看过那部电影,根本就没有追星的想法,自然会嫌贵”

“哎,我们县城也没放过那部电影。”

“要不然,你写信要求一下找文化局应该可以”

“文化局有这个单位吗”年轻的老板有点疑惑。

秦军一愣,现在有了吗好像还真没有。

具体虽然不知道是哪一年成立的,好像八零年确实没有。

“反正就是这个意思,你反应一下,如果县城电影院放映,我们也去沾沾光”

“哎,恐怕没戏,我听说今年最热的电影,叫庐山恋”

秦军再次一愣,庐山恋是今年放映的吗

他看过啊两片裙、丁字裤、泳装、咬嘴

这个可是他在八一年看的,不是后世翻老电影库找出来的。

他可是真记得,那上面真枪实弹的大戏,当时对他造成了多么大的冲击。

可是现在想一想,心脏跳动的频率都没有变化。

这绝对是电影看多了,感觉有点麻木

晃了晃脑袋,把白晃晃的乱七八糟去掉,他这个年轻的身体,经不住任何诱惑。

“老板,有没有蛤蟆镜”

“哎,做不了,衣服我们能够自己做,蛤蟆镜怎么做”

“小伙子,我看你懂行,这衣服都是今年最流行的,要不要来两件”

“能不能从其他地方进货听说那边不止是有这些衣服,还有电子表、收音机”

“没渠道,根本不知道去哪里买啊”年轻老板有点无奈。

而秦军更加无奈,所以他转身就走。

这人虽然有点眼光,但是也就那样。

他有心思做这些衣服,怎么没有心思跑到大城市去

现在稍微大点的城里机会才多,就算他们小县城都不行。

没有买到蛤蟆镜,秦军有点失望。

不过,反正他现在也没有好的焊工,就是有点可怜秦夏他们。

“真不行,就自己烧一批镜片,这个好像真不难”

墨镜发黑,是因为镜片中加入了碘化银。

在强光照射的时候,碘化银分解,银的颜色很深,太阳镜颜色变成黑色。

根据碘化银的浓度不同,而使太阳镜镜片颜色不同。

后来还有灰色、褐色的镜片。

他有现成的炉子,只要压制一些玻璃片,就可以当焊工的护目镜。

掏出随身带着的小本本,秦军把这个记下来。

现在他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如果不特意记下来,转眼就忘了。

“大爷,我去石灰厂那边看看。”

到了水泥窑和石灰窑的交界之处,秦军直接转弯,其实他是想要过去看看新厂房。

“你是该去看看,听说石灰现在不太好卖。”

“对了,不要忘了中午过来吃羊肉。”

“行,吃饭我最积极,肯定不会忘了。”

说完,秦军拐进石灰窑厂。

水泥窑厂就在石灰窑厂的南边,从这条路向北拐,就是石灰窑厂。

现在这一片,几乎被两种炉窑沾满。

“要发展,不止是需要人口,还需要土地”

石灰窑占据的面积大,他建的厂房就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

秦军叹了口气,他们小队人口少,土地面积小,以后发展面临的问题很多。

所以,秦军打算着重发展一两个重点项目,而不是遍地开花。

“老赵,你们公社现在真不缺石灰,你得给我个说法”

还没走进办公区,秦军就看到赵二娃走出来。

“我给你什么说法爱要不要,不要我们的石灰也没有剩下”

“你这话说得就没意思了,你们的石灰每天都能销售一空,还不是我们这些老客户帮忙”

赵二娃停下脚步“是,在这一点上我要感谢你们,但是你们的要求太过分,我没法帮。”

“哈哈,老赵你可真是谦虚,谁不知道你们这边也能烧水泥”

看到赵二娃要说话,这位明显是一位司机的男人,立即道“我知道,你这边只有一座水泥窑口,我也没想着多要啊”

赵二娃再次停下脚步,道“你说,想要多少”

司机松了口气“不要多了,那是难为你,我就要一吨。”

“我拉十吨石灰,就配货一吨水泥,这个不过分吧”

“老赵,我这真不是跟你要情分。”

“主要是我家自己用,要不然我怎么能提这个要求”

赵二娃叹了口气道“哎,每个来要水泥的,都说自己用。”

“你们天天拉水泥,都自己用自己能用多少”

司机被说的不好意思,但是他可没有一点要放弃的想法。

“老赵,要不然你们涨价”

“一吨二十袋,我给你四十块钱”

赵二娃已经在翻白眼,他要有想法,也不会跟他一个外地的司机,掺和这种事情。

“算了,今天给你一吨,如果以后不需要石灰,就不要来了。”

赵二娃感觉心累,他直接摆手,让司机离开。

“开条啊”司机兴高采烈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