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打了鸡血一样(求订阅、月票)(2 / 2)

现在看到钱途,一些人已经开始拉着几个亲戚朋友,组合起来干活。

“二姐,你过来,不用和泥巴了”

叫过秦逢春,秦军道“你记录一下,把这些干活的人的名字记下来。”

“最后统计每一组干了多少活,每天一结账。”

“真一个砖胚五厘钱啊”秦逢春小声的道。

“对,一个瓦片还一分钱呢,你一天能做多少”

秦军看着干活的庄稼汉子,他们就算是做惯了活的壮劳力,也没法天天高强度的干活。

不要看就是和泥、做胚,这活是真不轻松。

可在计件制度之下,这些人现在就真的跟打了鸡血一样,兴奋的不得了。

这计件制,绝对是资本剥削劳苦大众的利器。

可是,秦军现在弄出这个制度,却是受到所有人的欢迎。

甚至还有人害怕,这种制度实行不起来,让他们没法继续这么赚钱。

“熟练工,一天能做二千块砖呢”

秦逢春还是有点担心,因为这能看到的钱,实在是太多了。

“先做一个月再说。”

反正不管怎么样,他都不亏。

两个砖胚一分钱,烧制成功之后卖三分,他能赔得了

而瓦片更贵一点,一般一片瓦最少要卖四分钱,有时候还能卖五分。

所以,就算制作一片瓦给一分钱,秦军也不可能赔钱,甚至是赚的更多。

烧制一窑砖瓦,成本也不过是两部分,一部分烧制成本,一部分人工成本。

如果采用计件制,那么人工成本就减少了太多。

之后最多也就是装窑、出窑的时候,还需要一些人工。

所以,这些人做的越多,他赚的就越多。

计件制好啊,能提高这些打工人的积极性。

他们越是积极,秦军就越是赚钱。

所以秦军肯定不怕有人多赚钱,因为所有工序加在一起,按天数计算工钱,每个人每天的工资,预计也就不到三元钱。

相比这三块钱,他肯定赚的更多。

有钱激励,所有人的速度都在加快。

只是很短的一段时间,无数瓦片就一块块叠放整齐。

它们竖立着堆放在地上,慢慢的叠加起来,开始风干。

像是现在的天气,差不多一个月才能干透,这个肯定急不来。

也只有干透之后,才可以上窑煅烧。

当然,这个空隙秦军也不会闲着。

烧制耐火砖,需要他调配原材料。

比如石英石、粘土、石灰,甚至还需要掺杂一些铁粉。

一些原材料需要搅拌,一些原材料需要磨成粉。

幸亏他手中有锰钢,要不然还真有点麻烦。

现在好了,有耐磨超强的锰钢做粉碎机,就算是石头,也能磨成面粉。

不过,不管粉碎机,还是石碾,都需要动力源来带动,所以也必须要有电。

可惜这个远水解不了近渴,秦军就只能想办法,把村里的那台抽油机利用上。

柴油机带动皮带,直接带动粉碎机的主轴,这样主轴上的刀具快速旋转,不就可以打碎原材料

虽然解决了动力问题,但是电的问题,还是需要解决。

这就需要玉爱国主任帮忙,要不然他哪里去拉电总不能连电都自己生产吧

水电站不用想,他们这里没有那个条件。

太阳能现在还做不了,因为适合的材料,还没有被发明。

至于秦军自己发明,那就有点难度,因为原来他没有接触过这个行业

“风能,好像是个好选择啊”

只是稍微一想,秦军就有了点想法,当然,做不做还需要看情况。

现在他还没法把摊子铺的太大,就只能一步一步慢慢来。

因为如果真有电,能买来电机,他现在最需要的是搅拌机啊

虽然缺这少那的,但是该做的准备,还是要做。

比如石灰窑、砖瓦窑的修建,没有耐火砖,还不能先修出框架

等这一切都准备好,可以使用的第一批砖胚、瓦胚,也已经可以入窑。

砖和瓦的烧制过程差不多,可以单独烧制,也可以砖瓦混合一起烧制。

混合烧制的时候,砖块较重,承重力好,放底层垫底,瓦片容易破碎,放顶层。

一般砖瓦混合烧制的情况比较多,反而是瓦片单独烧制的很少见。

砖瓦装窑烧制,也是砖瓦生产过程中最苦最累的工序。

其他的工序一个人就算慢点,也能完成,可以不需要任何人帮忙。

唯独烧制砖瓦和出窑,需要很多人一块工作。

这也是以后的砖瓦窑,一般都是工厂,而不是家庭作坊,就是因为请人帮忙太麻烦。

如果是家庭作坊式的小窑口,准备装窑前,要提前通知前来帮忙的亲戚和邻居,确定装窑的时间。

装窑当天,要专门请几个人前来帮忙做饭、烧茶,搞后勤保障。

这样的家庭作坊,装窑之时除了大人,家里的小孩也没有闲着,都跑上跑下搬运砖瓦,累得不亦乐乎。

很显然,这样不利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现在秦军这里,就是采用流水线式的生产方式。

有人和泥,有人制胚,轮流不停的做。

等第一批砖胚、瓦胚风干,就可以装窑。

懂技术的秦军,要在砖窑里负责堆放,其他工人负责运输砖瓦和煤炭。

除此之外,还要一些人需要在砖窑里面,帮忙传递砖瓦和煤炭。

砖瓦的堆放技术,需要号称经验丰富的秦军来操作。

堆放时要求横竖混合搭配,相隔一定的距离,要留有通风的缝隙。

缝隙之间用煤炭填充,一定数量的砖瓦,搭配一定数量的煤炭,要保证煤炭可以将砖瓦烧透。

像是一些小型的砖瓦窑,也就是那种传统的土砖窑,一次可以烧制三万块砖和五万片瓦,装窑一次需要一整天的时间。

秦军他们这里人多窑小,自然不用这么长时间。

谁让他们现在使用的砖瓦窑,只是一个很小的凑合着用的次品。

如果不是因为这个,秦军都没有心思,想起专门烧制耐火砖。

现在他要先试验一次,毕竟他家也需要不少砖瓦来盖房子。

第一次烧窑自然不会烧制耐火砖,而是用普通砖瓦来做实验。

装窑完成后,秦军指挥着人将窑门、天窗、地窗密封。

这种砖瓦窑的窑门,要修成灶台的样子,里面有火塘,有观察窗。

装窑,封闭之后的前两天,要用低温文火缓慢加热,这是防止升温过快发生裂口。

第三天温度达到一定高度后,开始加旺火煅烧,并通过观察窗,查看颜色变化。

这样连续高温煅烧三天后,就不用在添加煤炭。

烧制到第七天后,需要用泥浆把天窗、地窗和窑门封死。

这时要把窑顶水槽中装满水,用铁钎从水槽里往窑内扦插。

这是让水槽里的水,缓慢流入窑内,达到在无氧条件下降温的效果。

待窑内冷却结束,即可打开窑门,将烧制好的砖瓦取出。

一窑砖瓦烧制的好坏,关键环节就是放水降温。

所以,连续三天的放水过程,必须要靠平时积累的经验作为指导。

如果打开窑门,看见的是满窑的青砖、青瓦,那肯定是烧制成功了。

要是全是红砖、红瓦,嗯,也行,就是质量稍微次一点。

这种品质的砖瓦也不是不能用,因为不用十年,也就是九零年前后,所有人盖屋用的砖瓦,都会变成红砖、红瓦

秦军烧制砖瓦的技术,还是比较成熟的,烧制失败的情况很难出现。

其实,这里面就是一个控制温度的手段。

温度控制的好,始终保持高温,那就可以烧制出青砖、青瓦。

当然,最后浇水产生的烟,也是形成青砖青瓦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果温度保持不好,达不到足够的温度,那烧制出来的肯定是红砖红瓦。

现在这种砖瓦,恐怕还得好好宣传忽悠一下,要不然卖不出去

但是等十年之后,就没有人再特意烧制青砖青瓦,全都变成红砖红瓦。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