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六
“男的也没有输!”神机怪乞摇摇头道:“我不是告诉你双方没有分出胜负么?”
司徒烈迷惑地道:“这样说来,施力就有点不懂了。……”
“严格一点说,刚才那一场比剑,直到双方分手为止,仍以迷娘略占一先,两人所用的剑招,在他们本门中是什么名称我不知道,依一般剑招而言,那一式起身半空称做‘腾龙起凤’,第二式剑尖抖出无数剑花称做‘星斗满天’,接下去,如果双方想分胜负,便得两剑纠结,一较内力!”
“男的手上是一段枯枝呀!”
“是的,就为了这个原因,迷娘撤退了。在一个剑术名家来说,如果在剑术上的造诣已达炉火纯青之境,最重要的是代表意念的左手剑诀,至於右手拿的,只要它能象征一柄宝剑,无论它是竹枝或木片,都能发挥宝剑的功能,而无损一套剑法的完整。但如果求胜心切,借物传力,以内力硬拚的话,被着力之宝剑,其本身之质地优劣,便有很大影响。宝剑和宝剑之间尚且如此,何况一柄名剑和一段枯树枝?所以,始终领着半先的迷娘抽身后退了。当然,我们可以说迷娘系为对方过人的自信和胆力所惊,我们如果这样说,毋宁说迷娘认为在这种情形下和对方拼试真力实在是胜之不武。加上她可能另有要事在身,和那男的也没有深仇大恨,经过半场比试,已知来人根底如何,彼此心里明白,实无血溅荒山之必要,这就是俗语所说的惺惺相惜;如欲穷究高低,来日方长,也不限於一时,而坏了名家风度。”
“那个男的神态好从容!”
“这就是他能和迷娘相提并论的地方!”
“您老可想得出那男的是何许人?”
“照理他应该是剑圣之后,可是,就没有听人说过剑圣有甚传人!”
“一个迷娘才了解了一半,想不到又出来了一个迷男。”
神机怪乞慨叹道:“武林中事,往往如此,但慢慢总会寻出答案的……施力,不早了,休息罢!”
第二天,老少两乞继续赶路,走了一天,已近少室山,一路并未发现若何异状。
司徒烈於路上问道:“青城前辈前夜示警,难道即系指七星首尾两鹰而言?”
“那种人怎会放在迷娘心上?”神机怪乞摇摇头道:“士为知己者死,青城迷娘很可能是个武林奇女子,因被武林误解太深,一气之下,索性不作任何辩解,十数年来,你小子或许是第一个发出持平之论的人,她因深受感激,也许早将一路危难在暗中为你化解了也不一定。”
司徒烈默默地点点头。
这一夜,他们就在少室山下歇宿下来。
夜来无事,司徒烈突然想到某一问题,於是又向神机怪乞问道:“古老前辈,您老这次上少林,原意是想找谁?”
“百愚禅师。”
“少林上一代掌门人?”
“少林本代掌门人!”
“唉!”
“什么?”
“您老不知道?”
“吭?”
“老禅师早在数月之前就……唉唉。”
“就怎么样?”
“就被人杀害!”
“啊”